【办案札记】法网,不是想逃就能逃——持刀抢劫潜逃15年落网纪实

27.11.2015  18:10

朱文秀

蓦然回首,我在公诉科工作已接近两年了,办理过大大小小上百起案件。时间久了,对一些案件的记忆逐渐变得模糊,但我对去年冬天所办理的一起犯罪嫌疑人潜逃15年的案件却印象深刻。厚厚的卷宗背后是一部沉甸甸的人生故事,有罪恶,有恐惧,有离奇的情节,也有血和泪。

这是我办理的第一起抢劫案。翻开案卷,映入眼帘的不是打印版的讯问笔录,而是绢秀的手写体,再看一下案发时间,竟然是1999年,顿时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卷宗记载的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张鑫(化名)伙同李华(化名)持刀抢劫三起,李华在2000年最后一次作案时被当场抓获,后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而嫌疑人张鑫逃到遥远的东北隐姓埋名,开始了“漂白”的人生。潜逃十五年后,张鑫最终被警方抓获归案,可谓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于是,就有了我手头的这本案卷。

十五年的时间,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当年被犯罪嫌疑人张鑫持刀抢劫的刘老汉现在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了,白发苍苍,额头上的伤疤仍格外醒目。尽管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但回想起那晚在集市上遭劫的情景仍然令他惊恐不已:他记得被坏人当头砍了一刀,火辣辣地痛,接着就晕乎乎地捂着头躺倒在地,他辛辛苦苦卖羊得来的200多元钱随即被洗劫一空。。。。。。案发一年后,案犯之一的李华即落入了法网,度过了12年漫漫的铁窗生涯。

如今,他早已被刑满释放,重新踏入社会,现在的他该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吧!

那么,一直逍遥法外的张鑫是怎么熬过来的这十五个春秋呢?卷宗记载:他当年仓皇出逃到东北后,先是四处流浪,后来在一家规模化工厂里找到了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几年后娶了当地的一个女子,这女子先后给他生下了两个孩子。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也有了笑声,与千家万户一样,他这样的家庭生活看似是平凡而又幸福的。可有谁知道,他是个负案在逃的持刀抢劫犯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鑫的内心始终被恐惧和内疚萦绕着、笼罩着,每次当大街上有警笛声响起的时候,他总是心惊肉跳,夜不能寐。当初,当他向那个女子求婚、给她戴上戒指时,是否会联想到有一天警察会给他戴上手铐,结束他的自由生活?当他第一次做爸爸、面对怀里的新生儿时,是否会有重新做人的冲动?张鑫交代说,这些他都曾想到过……

阅卷完毕,我胸有成竹地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张鑫时,不经意地端详了坐在面前戴着手铐的他,他已从当年的青年人变成了粗壮老成的中年人,脸色灰暗,神情有点沮丧,想必他已经打听到了同案犯李华的判决结果,知道接下来等待他的是什么。提审时他很配合,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对那个卖羊老汉所造成的伤害深感愧疚,认罪态度特别好。他唯一的请求是想早点结案,然后去服刑。交代完所有犯罪事实后,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现出一丝轻松的神情,似乎是将压在心底十五年的精神枷锁一下子解脱了!提审时我留意了他说话的口音,依然是沂水口音,这让我不禁想起那两句著名的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过,这两者的境遇有着天壤之别,诗中的人物是衣锦还乡,而他呢?十五年前他负案潜逃、仓皇逃往东北,十五年后他被铐住双手从东北押回原籍,又回到了故乡。故乡,对他来说是曾经想回却不能回的地方,现在终于回来了,尽管是以这样的方式!

开庭那天,法警从监区提押犯罪嫌疑人张鑫到法庭。张鑫刚从监区被押出来的那一刻,他的家人亲友就像记者一样围了上去。他看到了从东北跟来的老婆和孩子。张鑫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想哭没哭出来,想说的话也没有说出来。他那个已经十几岁的儿子端着手机急急火火地给他录像留念,他的老婆不顾法警的拦阻,像一头母豹子一样冲上前,与自己男人有了一个短暂的重逢,还理直气壮地给他打气说:“你在里面先忍几天,咱请了最好的律师,你很快就会出来的”。眼前的这一幕,令人感慨不已。我感慨的是这个东北女人的举动。我想,生活真就是一幕幕活话剧,会产生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这个东北女人与张鑫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在知道张鑫是一个抢劫在逃犯的时候她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被欺骗?愤怒?亦或是别的!从眼前的举动来看,这个东北女人似乎已经原谅了张鑫对她的欺骗。但法律是不会“原谅”张鑫的罪行。开庭后没几天,张鑫的判决下来了,10年有期徒刑。不是“过几天就能出来”,而是三千六百五十天!

每每想起这个案子,我就想张鑫的结局会怎样?当他度过十年铁窗生涯出来时,他的家人还会像开庭时那样来迎接他吗?那时候,他和自己的东北女人都该年过半百了。张鑫从最初作案、到负案潜逃、再到被抓服刑、再到刑满出狱,前后大概要经历25年的时间。这对他来说是一段怎样的人生历程啊!我想,惨痛的代价既教育了张鑫也肯定会警示后人!我真心的希望,当他刑满出狱的那一天,他的家人们会等候在监狱门前,伸给他一双温暖的手,让他的心灵从满怀忏悔中回归自由,让他下半生再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