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阅兵现场归来了

09.09.2015  11:12

  编者按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33名抗战老同志受邀赴北京参加阅兵式。他们有的登上方队车从天安门前驶过,成为万余名受阅部队的一员;有的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见证了阅兵的全过程。农村大众报分别选择了一位坐方队车驶过天安门的受阅抗战老同志和一位坐在观礼台上见证整个阅兵过程的抗战老兵,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康桂田在孙女和儿媳妇的簇拥下,载誉回家。

 

抗战老同志康桂田坐方队车驶过天安门: “代表牺牲的战友受阅  

 

   

 

  9月5日中午,在京受阅的支前模范康桂田荣归故里——博兴县吕艺镇康坊村。村里挂起了大红条幅,街坊邻居们赶来看望这位身边的英雄,多日不见的家人们喜上眉梢。刚一坐定,康桂田和陪同进京的小儿子康立德,就说起了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进京15天,  

只出了两次门

  8月21日,康桂田从济南赴京,与全国各地的322名受阅老同志一起入住在同一家宾馆。老人此行严格按照纪律要求,在京15天期间,除了一次训练及9月3日的正式阅兵,迈出宾馆大门外,其余时间都按要求在宾馆驻地活动。康桂田的大儿子在北京生活,此次参加抗战阅兵,老人都没顾得上去儿子家里坐坐。

  据康立德介绍,正式阅兵之前共进行了3次训练。其中,前两次训练在宾馆院中进行,康桂田身穿正式参阅服装,佩戴荣誉证章,对登车流程进行了全程模拟。29日的第三次训练,康桂田才第一次走出宾馆大院,乘车熟悉了受阅沿途环境。

  9月3日上午,康桂田坐在支前模范方队的4号车上,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在天安门城楼前挥手致意。

    每天多次查体,  

衣服提前定制

  8月18日,康桂田接到20日赴济南集合、21日赴京的通知时,儿子康立德感觉有点急。他原以为提前几天走就行。“去了才理解到这么早去的必要。”他说,由于受阅老同志年龄较大,很多人抵京后身体出现了感冒、腹泻等不适。因此,组织者有意给老人留出时间静养休息,以保证老人们以最佳状态参加阅兵。

  保障组为老人们安排了精心的医疗护理服务。“一车坐了11名老人,配备了一名医学专家,一名护士,还有几名生活护理人员。每天,对身体健康的老人,至少要两次身体检查。”康立德介绍说。

  实际上,保障服务在他们启程前就已经开始。7月,在接到通知前,就有工作人员来到康桂田家中量衣服尺寸。一到宾馆房间,衣橱里就挂上了两套为老人量身定制的受阅服装。

    忆往事激动难眠,  

看雄兵感慨自豪

  到了驻地,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战士、老支前模范们,共同忆起侵略者的恶行和当年打鬼子的经历,康桂田的情绪变得很激动。“以前坐着能打盹,一天加起来能睡十几个小时;到了北京,睡不着、醒得早,老想事,一天睡六七个小时。”康立德说,老人们只要坐在一起,就说起70多年前的抗战,常常有人说着说着就哭了。

  康桂田说:“我去参加阅兵,太高兴,太光荣了!这是给我的最高荣誉。和我一起打仗的很多人都牺牲了,我就是代表他们去领奖,去受阅的。”当看到斗志昂扬的战士,和高精尖的武器装备时,康桂田对儿子说:“我们的国家真是强大了。过去,我们拿那么简单的武器都能把鬼子赶跑,现在我们有这些先进武器。还怕啥?啥都不怕了!

 农村大众报记者 花宇

 通讯员 李超 戴国 林兰贞

    ◎小资料  

康桂田参加战斗

累计达50多次

  康桂田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抗日老战士。少年时期,他就担任抗战儿童团团长,为部队传递情报,护理伤员,买药品,送给养。从15岁开始,康桂田就参加抗日武装民兵小队,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累计参加战斗50多次,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获得华东地区抗日支前模范、随军支前三等功、渤海区抗战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老兵刘士平坐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2号观礼台:“国家没忘记我们,这是我最大的光荣” 

 

  ▲大阅兵结束后,刘士平和儿子在天安门前留影。

  9月3日,中国隆重纪念70年前那场伟大的胜利。在天安门城楼旁的观礼台上,就坐着一位我们的山东老兵——章丘市官庄镇水峪村的刘士平。今年90岁的他受民政部之邀,参加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观礼前夜,这位有着13年军龄的抗战老兵激动得一宿都没睡着觉。他说:“国家没忘记我们。

    观礼前一宿未眠  

  “9月2日夜里,他在房间里来回走,心情十分激动,毕竟已经复员60年了,国家仍旧没有忘记他。这是老爷子最感动的地方。”陪同观礼的老人的儿子刘在义说,9月3日早晨,吃过早饭后,父亲刘士平早早坐上了去天安门的班车。工作人员让7:50上车,他却在7:00就上了车。刘士平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2号观礼台。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我看了很震撼。全世界应该都看到了,从小米加步枪一路走来的,中国如今是多么强大。以后谁也不敢欺负咱了!”谈到观礼感受,刘士平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当空中护旗方队出现时,他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当抗战老兵方队走过时,他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小红旗;当国外军队代表队接连走来时,他变得异常冷静。“我给他擦了擦汗,试着跟他说几句话,他却让我不要打扰他。他看得太入迷了。”刘在义说。

  “国家没忘记我们。这是我最大的光荣。”采访过程中,刘士平一直重复这句话。此次北京之行带给刘士平的另外一个巨大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跟自己一样的老兵。“大家都年近百岁了,还能凑在一起,这种感情比兄弟还亲。”刘士平说,紧紧握手、不停地合影留念,是他们内心激动之情的最好表达。

    两送儿子去当兵  

  1941年,日本鬼子扫荡了刘士平所在的小山村。刘士平的三伯父、三伯母、堂弟被日本鬼子残忍杀害。1943年,正在放牛的他跟着八路军去当了兵。

  随后,刘士平随八路军在河南、江苏、湖北一代打鬼子。“那时候,八路军的武器很少,干上半年以后才给你4颗手榴弹,就像歌里唱的‘没有枪、没有炮,全靠敌人给我们造’。我最喜欢的武器是手榴弹,扔一个炸死一片。”刘士平说,因为当年扔手榴弹被震伤,他的右手至今仍旧没法完全伸直。

  刘士平后来成长为一名侦察兵,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他被编入华东军区海军,在浙江舟山群岛驻扎了6年。

  1955年,刘士平复员后回到章丘老家务农。“当年的日子特别困难,大儿子差点去要饭,小儿子不得不去当上门女婿,可他没有向组织张过一次口。”妻子姜树芝说,后来,刘士平又把两个儿子送到部队,大儿子一当兵就是14年,小儿子也当了3年兵。他说,好男儿就要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