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孔子研究院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我省特制定《山东省“十三五”时期古籍保护发展规划》,重点实施“六大工程”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一是古籍普查工程。 结合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全省267家古籍收藏单位共计350万册古籍的普查工作。2018年底前逐步出版各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2019年组织编辑出版《山东省古籍联合目录》,力争2020年建立“山东省古籍书目联合数据库”。
二是古籍展示工程。 开拓展示空间,丰富展示形式,让古籍走进大众。规划建设山东省古籍图书馆,提升古籍展示硬件条件和水平。培育“文明的守望”系列古籍大展、“走近古籍”系列古籍体验活动、“品真鉴奇”系列鉴宝活动3个古籍展示品牌。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多媒体资源,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形式,实现古籍展示的多样化。
三是古籍标准化工程。 制定或修订《山东省古籍普查标准》、《山东省古籍修复工作标准》、《山东省古籍修复站点建设标准》等9大标准,建成山东省古籍标准化体系。“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开展两次古籍评估,实现古籍工作的标准化。
四是古籍修复工程。 2015年在全省启动古籍修复站网络建设。2016年在条件较好的高校、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建立首批10个修复站点。2018年底前,建立山东省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为我省古籍保护提供实验场地和检测环境。继续强化“山东省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设施建设,加强对古纸测试等科学研究,进行补纸染色试验科学创新,提升修复水平。
五是古籍数字化工程。 重点建设山东省古籍数字图书馆,把我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945部古籍扫描上网,建立“山东省国家古籍珍本数据库”。实施特色资源上网工程,对“易庐”易经专藏、聊城“海源阁”专藏、历代山东地方志专藏等我省在海内外独占鳌头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充分挖掘我省深厚的文化资源,开发《山东往事》、《齐鲁记忆》等大型古籍数据库。
六是古籍人才培养工程。 充分发挥山东省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东传习所”作用,五年内培训1000人次,2020年前全省古籍从业人员轮训一遍。联合山东大学等高校培养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升级古籍保护人员管理与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国际与地区间古籍保护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馆员等方式,借“海外山东地方珍贵文献回归”等项目,提升古籍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