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埃博拉对决的战斗——我军首批援利医疗队抗击埃博拉记事
这是一场与“埃博拉”对决的战斗。
1月22日,我军首批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医疗队最后一批队员平安返回国内。不平静的日日夜夜里,队员们临危不惧、出生入死,战斗在抗埃一线,展现了中国军人大爱与担当的英雄本色。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23日,中国援建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之前收治的一名患者,不幸被确诊为首例埃博拉出血热。在中心开展工作的医疗队,与埃博拉对决的战斗就此打响。
医疗队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大会诊,决定对患者采取抗病毒、补液等治疗措施,并使用监护仪密切监护。
进一次病房,就是一次战斗。医疗队领队张怡说,没到过治疗病区、疫区的人,想象不到难度和风险有多大。在非洲疫区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通常两个小时后失效的口罩很快就会湿透,透气性大大下降,这意味着工作人员是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严重时可能窒息。
医疗队规定,一天5次查房,每名队员每天只能进病区一次,但护士们与埃博拉患者接触的最频繁,更是屡屡“犯规”:病人接受输液时“耍性子”把针头拔了,护士必须进去处理;病人呕吐了,需要及时进去清理……在事务最繁忙的那几天,几乎时时刻刻都有人进入病区,平均一个队员每天要进去两三次。
收治首例患者时的消息一经媒体公开,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中国援建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与此同时,医疗队每名医护人员都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患者急需补液,谁有把握?”这个难题横亘在队员面前。因为大家清楚,给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是个高精尖的“技术活”,抛开接触患者血液容易感染不说,病人黝黑皮肤和因极度脱水而干瘪的血管,穿刺难度绝不亚于刚出生的婴儿。
“让我试试吧!”有18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沈阳军区总 医院 神经外科护士长王莹站了出来,利索地穿上防护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带着两名利方护士进了隔离区。
这名患者病发时皮肤干瘪,根本看不清楚血管。戴着防护手套的王莹好不容易在患者手上隐约看到一根细小的血管,尝试了半天还是没法下针,急得她一头汗水。于是,她决定到患者脚上试一试。果然,她在患者的脚上找到一根比较明显的血管。
这时,患者不停地咳嗽,身体还在抖动。王莹示意两名利方护士把好患者的腿和脚,她拿起针管果断地扎了下去,迅速推注药物。忙完后三人才感觉,汗水已经湿透了防护服,浸湿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医疗队年龄最小的队员文雯在利比里亚抗埃火线入党。第二天,她第一次在诊疗中心值班,就收治了转院来的一名患者。此时,刚刚巡诊完毕的文雯,已经穿着防护服40多分钟。利比里亚当时平均气温32摄氏度,按照规定,进入病房只能停留20分钟,因为体温最高会达到50摄氏度。
文雯的汗水从额头流到了眼睛里,明显感到呼吸困难。但她坚持完成了沟通问诊、测体温、录入接诊信息等工作。接到撤回的指令,她开始洗手并返回了半污染区,脱下防护服后才发现里面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靴子里已经浸满了汗水。
医疗队队长王云贵说,在与埃博拉对决的战斗中,他们创造了收治疑似和可能埃博拉患者64例、确诊5例、治愈3例的奇迹。
1月12日,在中国援助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的三名埃博拉患者治愈出院的仪式上,利比里亚卫生部助理部长托伯特由衷赞叹:“这是一支勇敢充满智慧的优秀队伍,他们表现出色,拯救了埃博拉患者的生命,我认为这支医疗队很伟大!”
原标题【 与埃博拉对决的战斗——我军首批援利医疗队抗击埃博拉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