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博物馆的N种方式
正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的埃及木乃伊展 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
龙山文化博物馆“史前工场”
2019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将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为了迎接博物馆日,省市博物馆一系列活动即将展开,而在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人们打卡“圣地”之时,如何真正“打开”博物馆,“读懂”博物馆、如何真正深入理解博物馆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并从传统中汲取面向未来的力量,或许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亲自“上手”
跟四千多年前的古人学做陶器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挤在博物馆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最希望的,还是真正深入了解文物,了解历史。而亲自“上手”体验,无疑是了解文物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龙山文化博物馆馆长田继宝对此深有体会。从今年春天开始,他们就开设了“史前工场”,让孩子们来现场直接“上手”,亲身体验。在专业考古人员的带领下,参与到“史前工场”的孩子们将进行考古体验,包括洛阳铲的使用、考古探方的发掘,他们还会体验文物修复,体验城墙夯筑、石器磨制、原始植物印染,甚至钻木取火和铁锅打制。除了体验活动外,考古人员还会带孩子们踏访遗址,参观博物馆,对遗址和文物进行深度解读。
田继宝说,“史前工场”开张以来,已经迎来众多学生前来体验,“效果非常好”。“城子崖是中国考古的圣地,每年都有国内外学生前来参观,这里有四千多年前的遗址,有城墙,有众多文物,这里还是济南唯一的国家遗址公园。身临其境,亲自上手,尝试用远古济南人的方式夯筑城墙、制作陶器,跟随考古人员体验考古发掘,这种深度体验对了解城子崖、了解济南历史,是独一无二的。”
5月18日,龙山文化博物馆特别为“国际博物馆日”增设了“史前工场”的深度体验,所有参加者均免费,而且博物馆还为报名的孩子准备了活动纪念品——有关章丘文物历史的两册精美口袋书。
新媒体助力
跟随新锐艺术家发现“时尚”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之所以定为“传统的未来”,与“科技改变生活”的现实不无关系。事实上,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文物展示机构,当今的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交互性。博物馆开始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它们成为文化中枢,是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观众可以在这里实现创造、分享和互动。
5月18日当天,山东博物馆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联手打造的“传统的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展”将在省博一楼正式开幕。来自山东工艺美院的年轻艺术家们,在上千平方米的博物馆空间内,用数字科技与中华传统造型语言演绎经典文物及传统故事蕴含的先哲智慧,沟通昨天、今天和明天,把传统变成一场名副其实的“时尚盛宴”。
展览分为传统、当代与未来3个展区,展出作品既有数字媒体交互展示,也有游戏互动体验,通过交互投影、体感互动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提供超出日常经验的新奇体验。《长绳系日》《天机巧》《黔驴新说》《涿鹿之战》《神笔马良》《亲爱的年》《九又四分之三》等作品,从古人的创造与探索意识出发,通过奇幻的虚拟现实技术营造想象空间,将观众带入超时空的思想维度。《高级动物》《LIFE》《FASTER》《川味食堂》《寻找》《稚·象》《FLING》《噬》《我们所理解的理解》《呐喊》等作品,则从当代人的生命感受与心灵状态出发,以交互体验和游戏的形式,塑造感知空间,为体验者带来一种奇幻的生命感受或新锐思想的撞击。这些由新锐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立足数字艺术表现形式,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资源,以新奇幻境与深刻立意吸引观众,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深入阅读
“打开”博物馆还需知识储备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省博和市博还将分别推出公益文物鉴定活动,省博是上午9点半至11点半在南广场,市博是9点到11点在博雅堂。市博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博物馆热、收藏热持续升温,民间藏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但收藏毕竟相对专业,绝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抱着学习文物、学习传统文化的心态,收藏就和到博物馆参观一样,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
让博物馆从传统走向未来的另一个方式,便是多出版普及类考古文物读物。对于很多人而言,考古人员的专业书籍大多晦涩难懂,但知识的渴求却越来越旺盛。基于此,章丘文博系统近期推出了两本口袋书——《认一认咱们的生僻字》《让国宝告诉你》。两本小书来自于从2018年开始的章丘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栏目文章,这些文章将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将跟文物有关的生僻字的独特内涵层层剥开,“一路走来,竟收获了众多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点赞,开启了老旧故事的崭新讲法”。
比如《认一认咱们的生僻字》中的“甗”(音同“演”),书中一幅章丘区博物馆藏精美陶甗旁边,是关于“甗”这个字的注音和解释,随后衍生出有关“甗”的考古和文物解读——甗,原本是烹饪用的厨具,后来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最初是陶制,后来随着青铜器制作的发展,逐渐出现青铜甗。甗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来煮水;上半部是甑,相当于笼屉,用来放置食物;甑和鬲之间有镂空的箅,利于蒸汽通过;在三足撑起的空间内放柴烧火加热,很像咱们现在用的蒸锅。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便烧制出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采用蒸的方法制作熟食的先民,再加上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所以有“中国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饭”的说法。
再比如《让国宝告诉你》中《“闻”出来的品质生活》一篇,讲到了一件精美细腻的龙山文化香薰炉。对于这件器物,当时博物馆工作人员一直认为它是一件陶罐。后来机缘巧合,对这件“陶罐”进行了重新鉴定,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朱伯谦、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等专家一致认为这应该是一件能体现龙山文化时期生活品质的香熏炉。这就将熏炉的历史向前推了1500年!香熏同碗瓢等普通生活用具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反映了先民的精神生活,显示了先民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可见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咱济南人就已经非常注重生活品质。(新时报记者钱欢青)
原标题:“打开”博物馆的N种方式 作者:新时报记者钱欢青   网络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