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保卫战”——山东在行动
“以前冬天发朋友圈是晒口罩,现在都是晒蓝天”“天蓝了,觉得喘气都顺了”“以前周末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现在这么好的蓝天白云,不出去看看多亏啊”……面对环保部组织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主题采访团,不少人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与民众依靠感官体验不同,环保工作者更习惯用数据说明问题:今年1-10月,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分别为54、102、23、35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1.5%、10.5%、32.4%和2.8%。2017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区、市)区域上半年空气质量总体出现明显反弹的情况下,我省四项指标保持同比改善;今年1-10月,我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幅度在七个省(市)中位列第一。
数据表明,这个冬天的蓝天白云,并不是民众的“错觉”,而是全省“蓝天保卫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事实证明,无论“天”是不是帮忙,“人努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党政同责 部门合力促环保
“管行业就要管环保;管业务就要管环保;管生产就要管环保。”环境保护工作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却不单单是环保部门的职责,这个认知已经随着《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的印发,愈加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共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三大原则,促使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合力。
在淄博市,市委书记管环保,市长管环保,组织部管环保,纪委管环保,公安局管环保,甚至宣传部长也管环保,不光管,还要懂。淄博市政府的几位领导都拍着胸脯说,不光他们懂环保、管环保、抓环保,全市88个乡镇每个书记,问起来今年的环保要求、指标、差在哪儿怎么抓,没有一个说不出来的。
每月,淄博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召开生态淄博建设调度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每月排名第一的区县作典型发言,排名末位的区县作表态发言。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成立11个市级班子成员任组长的督导组,进驻各区县督导推进中央督察和大气污染强化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印发《淄博市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修订《淄博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印发《淄博市环境保护约谈办法》,督促各区县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层层压力传导下,今年1-11月份,淄博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同比分别改善33.4%、12.1%、9.7%、11.7%;空气良好天数178天,“蓝繁天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累计天数)236天,同比增加11天。
多措并举 控煤治污保蓝天
7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层次最全的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从省开到市、县(市、区)、乡镇,刘家义书记作动员讲话,龚正省长主持,对解决我省当前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作出部署。为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省环保厅抽调专人成立攻坚行动督导调度办公室,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检查,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各项重点任务。
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市,在“蓝天白云”的考核中似乎总有种“抬不起头”的感觉。从环境保护部开始公布“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以来,按照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的“后十位”总是雷打不动的出现济南的身影。以至于每个月大家都会自嘲的问一句:“这个月又‘上榜’了没有?”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困扰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的痛点。为减少燃煤排放污染,一方面,济南市实施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和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全部323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完成淘汰,92台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济南市成为第一个完成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的省会城市;另一方面,加快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市建设,气代煤电代煤改造任务已基本完成11万户。同时,工业企业仍然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整治的重点。今年济南把“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东部老工业区企业关停搬迁、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作为治理重点,加快推进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7190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完成东部老工业区企业关停搬迁54家。
从11月15号集中供暖以来,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往年供暖季,济南大气污染严重,但这个冬天,济南蓝天白云明显多了。11月份,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中,济南市空气质量排名第五。今年1-11月份,济南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分别为122微克/立方米、60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和42微克/立方米,同比四项指标改善率分别为10.9%、12.4%、39%和4.1%,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72天,同比增加16天。
全民共治 探索环保“大数据”
抓环保就是要在精细上下功夫,从一点一滴去抓,要抓细致,更要坚决守好“最后一公里”。而这“最后一公里”的防线,往往不在部门、甚至不在企业,而是在每一个人,在民众自觉的守护和自发的监督。因此,“全民共治”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有鉴于此,我省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尤为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每月通报各市空气质量状况和改善幅度排名,并参照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排出全省城市相对位次,层层传导压力。同时,按照环境保护部要求,完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网的污染源双随机动态信息库。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全覆盖。全省共建立一级网格17个(市级),二级网格183个(县级),三级网格2千余个(街办级),四级网格5万余个(村居级),一级至四级网格监管人员超过10万人。
济宁市创新思维,将智慧环保、监测网站和网格员管理与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相结合,走“互联网+环保监管”的新路径,探索大气治理上升到“大数据”思维,让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走出了一条以高科技支撑的,独具一格的“全民共治”新路。
说起济宁市,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孔孟之乡”。但在环保工作者看来,这是一座几乎“不可能治理成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年产原煤8000多万吨,燃煤总量4860万吨、占山东省的六分之一;全市有38家电厂,总装机容量1025万千瓦,电厂密度居全国第2位。一年前,济宁市因空气质量同比恶化而被环境保护部约谈,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可就是这座“不可能治理成功”的城市,却在一年内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均跃居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前列。除了意识到位、重视到位、措施到位之外,依托“智慧环保”而来的“精准治污”“精细治污”,成了济宁市打赢环境保护翻身仗的“制胜法宝”。
济宁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是全国首创的“城市大气环保管家”决策支撑体系。济宁市智慧环保监管体系以“一网、两线、三面、多点”为基本架构。“一网”,即构建覆盖全市域的环境监管网络,将全市38285家污染源“一网打尽”;“两线”,即实行环境监管条块结合,包括14个县市区党政同责工作线和11个行业主管部门一岗双责工作线;“三面”,即建立市、县、乡三级平台,区分职能定位,实行环境综合监管;“多点”,即建设一万余个监控站点。
智慧环保最大的特点,是推动线上监控与线下网格化监管有机融合,在线上,实现了对全市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不间断管控,全市共新建覆盖每个镇街的空气自动监测站156个、空气自动监测微站175个、面源PM10监测点位998个、监控视频4958路;在线下,设立县级环境监管网格14个、乡镇网格162个,招聘专职网格员918名;配备巡逻车、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强化业务培训,实行“一员三档”,配套建立了24小时值班值守、线上线下联勤联动、现场包保巡查、问题清单“周通报、月排名”、督导检查及绩效考核等“五大”保障机制;建立起“线上千里眼监控、线下网格员联动”的新型环保监管模式。截至目前,平台搭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动态数据库已包含废气、废水、污水、空气质量等监测信息600多万条,通过环境监测大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决策和行动依据。网格员上报各类环境事件46500件,实现了线上线下配合联动,发挥出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最大效应。
联防联控 环保永远在路上
今年9月份,环境保护部开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旨在督促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大对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国家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1+6”方案体系出台后,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我省综合保障方案,将各项重点任务纳入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调度督导内容,抽调专人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检查。力促环境保护各项行动措施落地见效,实现2017年年度、2017-2018年秋冬季空气改善质量目标和重污染天数控制目标。
按照联防联控的要求,我省不断加大督查巡查力度,成立了由6名厅领导分市包干督导、34名处级干部带队、170名业务人员组成的17个工作组,采取三周督查一周巡查、督巡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设区市进行督导检查。时间从10月份起持续到明年3月,全力督导落实秋冬季攻坚方案。
对于检查组的成员来说,在外奔波已经成了习惯;顾不上家也是一种无奈的常态;风餐露宿更是最平常不过的工作状态。抽查、巡查、夜查,督查、督导、督办,环保人以特有的执着和担当默默守卫着蓝天。截至11月底,共检查企业10137家次,发现问题2870余个。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全部移交地方进行整改,并在巡查中对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战略、新部署,我们唯有勇于担当,勇于开拓,勇于奉献;我们只有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才能为后人留住最美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