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法院

07.01.2016  17:55
  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以法院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开通了网上立案、身份证信息自动识别自动录入系统、流程节点短信提醒、“掌上法院”APP 等司法公开平台,努力打造“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法院。

  由“要我公开”变“我要公开

  在兰山区法院立案大厅,来立案的王女士把身份证向读卡器上轻轻一放,她的身份信息自动录入到法院的信息系统,大大缩短了立案时间。办理完立案手续后,王女士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案号、承办法官、开庭时间和地点一目了然。

  今年 7月以来,兰山区法院率先在全市法院开启司法公开信息平台,实施案件流程信息上网,实现了审判流程信息节点的短信自动提示,在立案、开庭、结案、法律文书生效以及执行过付款到位等重要节点,由信息系统自动向当事人发送提示短信。“就像我们网购时查到的物流消息一样,审判流程的各个节点信息都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当事人。”该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张朝霞说。

  此外,该院还建设了 36 个科技法庭,安装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覆盖院机关和六处基层人民法庭,直播、录播所有开庭案件,音、视频记录所有法官接待当事人的过程,实现了庭审和谈访过程可再现、可复制、可还原。“有些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群众的旁听需求比较强,但法院庭审旁听名额有限,许多群众无法亲临庭审现场。”张朝霞说,兰山区法院的庭审直播录播解决了这一难题,群众在法院专门设立的当事人休息区,通过大屏幕就能选择观摩庭审直播,也可以事后通过点播观看。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刘老汉住在离市区50公里的方城镇。最近他到法院立案,从立案到缴费直至送达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现在,兰山区法院在六处人民法庭均实现了远程立案,在矛盾纠纷较多的金兰物流园区、交警直属三个大队以及市城管局设立了诉讼服务站、法官工作室和巡回法庭,集诉调对接、司法确认、远程立案等功能于一体,把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设立在群众的家门口、商铺边。

  12月2日一早,张兆伟律师就来到了兰山区法院律师阅卷室,查阅刚接手案件的电子卷宗,从进门到办理完手续,前后不过五分钟。而以前,律师需要先提前联系承办法官,然后到法官办公室查阅案件的纸质卷宗,费时费力不说,遇到约好的法官临时有安排,来回跑个两三趟是常事。除了律师阅卷平台,该院立案大厅还新增了材料收转平台,分为材料接收、材料领取和查询统计三个模块。工作人员可根据递送的材料,填写相关信息,信息确认后系统会自动向相应当事人和承办人发送短信,承办人会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并尽快到立案庭接收材料。在材料领取过程中,承办人也需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录入和确认,并自动生成材料收转单。

  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法院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信任度,极大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移动互联打造“指尖上的法院

  “以前,干警们要查询案件、签发裁判文书,只有到办公室登录电脑。现在有了‘掌上法院’,我们的干警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查看案件信息,接收电子邮件,审阅签发法律文书。”兰山区法院民二庭庭长田艳梅正在使用“掌上法院”。这是兰山区法院自主研发的“掌上法院”APP,提供审判工作、行政办公、司法统计、工具助手等三十余项服务,真正实现了可移动办公。

  2007年以来,兰山区法院每年受理各类案件 2万余件,案件总数连续多年在全省基层法院名列前茅,法院人均结案数量位居全国基层法院前列。截至今年 12月20 日,该院共受理案件 24037件,审结22013件。自从有了“掌上法院”APP,无论法官去外地出差还是培训学习,都能通过手机随时掌握法院信息,处理案件,极大地提高了办案效率。

  目前,兰山区法院已经逐步实现诉讼服务措施网络化、立体式全覆盖,将诉讼服务贯穿于诉前调解、立案、庭审、执行、诉访等诉讼程序的全过程,以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为纽带,辐射六处基层人民法庭,并继续延伸至社区、商城诉讼服务站和交警大队法官工作室。 责任编辑:宣传处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