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11人4代执教鞭 教师世家见证百年教育变迁

10.09.2014  11:10

王绪等(中)经常与儿媳阴凤梅(右)、孙媳张茜茜(左)探讨教学方法。王佳声 刘培俊 报道



  本报记者 王佳声 见习记者 刘培俊

   肥城 市桃园镇王绪等老师一家人,四代共有11人当老师。9月9日,记者走近这家人,看到了一幅跨越90余年的教育变迁缩略图。

  创办乡村女子小学

  王绪等老师今年88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提起母亲郝玉凤当教师的经历来,神采飞扬。

  “母亲一生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跟教师的缘分从那时就结下了。”王绪等说,除了自己,还有两个姊妹、妹夫都当了老师。晚辈中一个女儿、两个女婿,一个儿媳、一个孙媳也都是教师。

  “我母亲于1921年毕业于济南女子师范学校,次年县立模范小学在肥城老县城孔子庙南魁星楼成立,我母亲当了校长。”王绪等告诉记者,据《肥城教育志》记载,当时小学共招两个班,学生100人,教员2人,后来学校解散了,父母就在肥城桃园镇上固留村的老家办起了女子小学,30多个农村小姑娘凑到一起就开始上课了。

  郝玉凤则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曾辗转于肥城多所抗日小学,新中国成立之初,郝玉凤扎根农村教人识字扫盲。1964年离休后,还把当地妇女组织起来,开始了义务识字教学。

  家传从教见证变迁

  1949年2月,刚刚从泰西公学毕业不久的王绪等就接到委任状,成了肥城县立第四区王庄村初级小学教员。

  谈起课程设置的变迁,王绪等说,“受历史时代的影响很深”。在解放战争时期,初小一般设国语、算术、常识(包括政治、社会、自然、卫生等)、唱游、美术等为必修科目;新中国成立之初,增设了图画、珠算、劳动课程;1952年,国语改称语文,图画改为美工,初小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1958年增设了农业常识。

  王绪等说,现在的教学方式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和素质提升,不像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注入式”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老三段”为主。

  王绪等最深的感触是,现如今教师地位显著提高了。旧社会的教师地位低下,被称为“孩子王”、“教书匠”,民谣称“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王绪等说:“培养的学生有了出息,成了国家栋梁,我觉得值。

  爱学生是最需要做的

  阴凤梅是王绪等的儿媳,她刚因膝关节积液及半月板损伤动了手术。这是教师的职业病。

  不少同村人说,阴老师尽职尽责,经常备课忙到很晚,这个村子里凌晨一两点还亮着灯的,八成是阴老师家。

  谈起自己跟父辈最显著的变化,阴凤梅觉得应该是课改后的教学方式。听过阴凤梅课的人有一个共识:阴老师的课堂就是故事会,在听故事中就学到东西了。

  为教育事业奉献了36年光阴的阴凤梅明年就要退休了,不舍之情促使她将教学经验不断传授给自己的儿媳张茜茜。作为王家第四代教师,张茜茜是桃园镇初级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现在,教学设施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方式也丰富多彩,而教育水平不能止步于此,我觉得爱学生,走进学生心里,才是老师最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