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清不良作风之霾 还政治生态水秀山清

16.04.2015  17:5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这一比喻形象生动。生态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自然生态一样,好的政治生态犹如艳阳高照,让人神清气爽;坏的政治生态犹如“雾霾闭日”,让人身心受损。有了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才能有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破除官场陋习和潜规则,政治生态明显改善,从政环境为之一新。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祛除顽疾非一日之功。当下,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健康,从政环境恶劣的问题仍相当突出。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根除“政治雾霾”,切断“污染源”,才能把歪风邪气彻底打下去,使清风正气势不可挡地涨起来,真正让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坚定理想信念“铸魂”。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看,最根本的是党员干部思想上出了问题,没有拧好“总开关”,丢掉了信仰,忘记了宗旨,淡漠了人民,导致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出现偏差,最终坠入腐败深渊。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思想引领摆在首位,讲透大道理、管住小道理、驳倒歪道理、戳穿伪道理,帮助党员干部筑牢思想上的“防腐墙”,增强政治上的“免疫力”。要强化理论武装,这是一针“醒脑剂”。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自觉践行者,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这是一剂“高钙片”。党员干部只有身入基层、心系群众,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不断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这是一只“打铁锤”。时时刻刻锤炼自己,注重情操陶冶、名节砥砺和心灵净化,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铸就“金刚不坏之身”。   ——从严惩治腐败“治污”。腐败与党的性质格格不入、背道而驰,是对党和人民的最大背叛,也是对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腐败具有传染性,就像污水一样,如果不加以治理,会污染一条河流。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治污除垢,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只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才能使暂时的“不敢”,成为长久的“不敢”,直至养成习惯、形成自觉。要始终保持反腐败定力,坚决抵制反腐败“过头论”、“刮风论”、“影响发展论”等错误思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有案必查,“老虎”、“苍蝇”一起打,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让搞腐败的人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要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围绕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及时对制度的“笼子”查漏补缺,修缮巩固,使权力行使全过程和各环节都有制度规范,把行使权力的漏洞彻底堵死,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公道选人用人“立标”。习近平同志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如何选人用人,既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又是影响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时下,潜规则、关系网等选人用人中的负面现象虽然大大减少,但依然存在。必须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标准关,加大对人选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科学发展实绩、作风表现、廉政情况的考察,确保“让老实人不吃亏、让干事者得实惠、让有为者更有位”,让热衷搞人身依附、抱大树攀高枝,拉帮结伙、请客送礼,为官不为、不敢担责、不愿干事的人没有市场,坚决防止出现“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现象。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审批关,对拟提拔人选充分酝酿,广泛听取意见,对拟任用人选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坚决防止“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表面走程序等问题。要严格把好干部选用纪律关,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完善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纪行为决不能放过,不仅要处理当事人,而且要追究责任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加强法治建设“强基”。法治是政治生态安全的基石。时下,“逆淘汰”、“特权现象”、“地方保护”等政治生态中的一些“常见病”,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治思维、专制思维、特权思维在作祟,是法治思维缺失的反映。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根本点和着力点。要提高法治素养。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坚守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要增强法治意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各级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对宪法法律的敬畏,自觉依法办事、照章行事、按程序决策,自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例外,真正让法律法规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营造法治氛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形成内外合力,彻底根除腐败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土壤,营造出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共同山清水秀的局面。   ——抓住“关键少数”“示范”。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政治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立身正拒腐蚀,就会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政治生态就会好。反之,“有权就任性”,无视党的纪律和规矩,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则必然带坏干部队伍,败坏社会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政治生态建设的“牛鼻子”。净化政治生态,必须坚持从严治吏,教育各级干部带头坚守原则,从自身做起,依纪依法照章办事;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站稳精神与道德的制高点。特别是“一把手”要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决克服老好人思想、好人主义,真正把干部管好,把歪风刹住,做到守土有责、护土有方。   ——强化正风肃纪“固本”。端正风气、整肃纪律,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治本之举。要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厉惩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以权谋私等行为,从严查处“纪律松弛、效率低下”,“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好办”等失职渎职行为。要紧紧盯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变种,特别是对那些披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隐蔽性问题,更要深挖细查、高压猛打,使之没有喘息之机和藏身之地。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尤其要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努力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攻坚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决赛
5月3日下午,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决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宁延学,市总工会副主席戚淑斌,团市委副书记孙华,市局巡视员张伟力,公安局
吴德生同志出席全市处置隧道重大交通事故综合救援应急演练
5月12日上午,市政府主办,市应急办牵头承办,公安局
户政处开展“户政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开展户政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进商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