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地让29岁精神障碍者有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17.10.2016  23:08

  “这……是俺人生中第一份……工作。”说话不太利落的高光斌费不少劲才说出这句话。29岁的他患有肝豆状核变性,伴随疾病而来让他成为一名精神障碍者。如今他已经是济南港沟镇冶河香玲核桃扶贫基地的一名熟练电商客服,每月1500元的固定收入让他很知足。10月12日,记者来到这个扶贫基地,核桃已经收完,核桃销售成了当下的“重头戏”,高光斌正在电脑前忙着处理订单。

  “初中毕业……没有人要……”高光斌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讲述自己的经历。因为身体原因,初中毕业的他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起初还能靠为邻里组装、维修电脑补贴家用,病情的恶化让他渐渐力不从心,没了收入,而因为疾病,每年还要支出几万元的治疗费,这让整个家庭蒙上了贫困的愁云。

  2015年3月份,冶河村依托冶河香玲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基地”,重点扶持带动残疾人就业脱贫,在父亲的鼓励下高光斌也来应聘,成了扶贫基地第一批员工。“大婶……好人……工作不累……”基地负责人曾现风就是高光斌口中的好大婶,根据高光斌的情况与特长,曾现风为他安排了电商客服的工作,“别看他说话不太利索,打字可不慢呢,一分钟30个字没问题。”曾现风说。

  像高光斌一样的残疾人,扶贫基地里一共有13人,基地为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实现企业化就业,他们也撑起了整个基地的运营。扶贫基地里全用上了残疾人?对基地运营有啥影响?“没啥影响,残疾人也一样干活,而且干的都还不差。”曾现风说,除了电商客服,扶贫基地里的活主要就是剥核桃仁和一些绿化清洁工作,这些事情对于残疾人来说并非难事,残疾人虽然身体条件有缺陷,但工作勤快仔细,对基地来说并不吃亏。

  除了提供就业,基地还搭建平台带动残疾人通过种植脱贫致富,基地严格按照“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注册商标、统一销售价格”的“六统一”运作模式,为每个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核桃苗木、专用技术、肥料和农药,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对残疾人家庭生产的核桃统一收购销售。李书芳是冶河村一名视力三级的残疾人,种有3.6亩核桃,每亩收入仅2000元,经过基地的扶持和技术培训,如今每亩增收达5000元。目前,该基地种植良种核桃1500亩,其中残疾人家庭种植近300亩,辐射周边残疾人家庭户种植核桃近500亩,5个行政村116户残疾人家庭通过种植核桃或繁育核桃苗木,实现增收致富。

  在济南这样的残疾人扶贫基地已经有上百家。济南市残联理事长孙君涛告诉记者,去年济南市残联在全市建设了10处残疾人培训基地和100处扶贫助残基地。大力引导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扶贫也是济南市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目前共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450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4099户。(记者 禹亚宁 申红 实习生 周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