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 ——改善民生重大之举

06.08.2015  18:24

    “县城变大了,老百姓富裕了、村庄变漂亮了!”受益于三年特殊类型扶贫攻坚,如今,同德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不仅摘下了长期以来‘全省最穷县’的帽子,还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六个‘全省第一’。扶贫攻坚村建设如火如荼

        位于同德县尕巴松多镇的完科村是一个以牧为主,兼营少量旱作农业的贫困村。这几年他们立足实际搞改革,大力发展合作经济,依托畜牧业资源,多方筹措资金组建了完科村牦牛酸奶加工厂,并加工销售牦牛肉干、方便糌粑等产品,年收入达到300余万元;并建立优质油菜、优质青稞、饲草基地4700亩,种植业收入达到230万元;建设砂石料厂一处,年收入达到75万元,基本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带动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并持续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

        宽敞整洁的道路,色调一致的围墙,洋溢在村民们脸上的幸福微笑………昔日的旧村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广大村民,都在积极行动,用一砖一瓦构筑着新村新景,盖新房、修院墙、拓村道、整村貌、建广场、抓产业………扶贫攻坚示范村的热潮正为同德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涂抹着最亮丽的色调。

        尕巴松多镇和唐谷镇是省级贫困乡镇,受自然条件所限,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特色产业发展缓慢,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低,贫困面广量多、脱贫难度大。2013年以来,两镇坚持以“立草为业、以种促养、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以牧草种植、加工、储备为一体的草产业发展链条,分别建立了两个草产业公司,在科加滩建立了一个抗灾饲草料储备基地,在全县推广种植优质牧草11万亩,草产业发展逐年扩大,为拉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是同德县实施特殊类型扶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加快扶贫攻坚建设未启动村庄的建设步伐,同德县各乡镇积极召开了动员大会,继续去年的工作经验,成立了扶贫攻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拆迁、协调等工作,并积极与县级领导、机关干部、乡镇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组成的“四级干部”联系协调,针对水电路以及住房、温棚、广场、环卫、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前排查并解决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为实施好示范村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总体进展顺利,为8月份即将来临的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全省现场观摩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通过三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了73个村贫困落后的面貌,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美丽乡村建设让农牧民步入幸福生活谈起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时,巴沟乡上巴村村民都说现在村庄漂亮了,道路也宽了,大环境好了 ,家也亮堂了,读书看报有图书室,下棋娱乐有活动室,孩子学习有幼儿园,生活条件好了,农民的精神气儿也足了,切实改善了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

        上巴村是巴沟乡的机器化大村,据了解,该村有装载机、七配套等各种机械,走进村民家里,客厅装潢的富丽堂皇,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应有尽有,家里老老少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仁青说:“以前我们住的是土胚房,到县上是骑摩托车,现在每家每户都住上了砖木、混凝土结构的大房子,车随处可见,条件好的家庭都买了小轿车,生活比以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以来,同德县紧紧抓住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收官之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加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游牧民定居、扶贫攻坚、美丽乡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2015年,同德县继续投入资金388万元,为同德县巴沟乡上巴村97户村民实施院墙、大门、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楼、文化广场并配套健身器材及广场灯;村道硬化4公里,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使巴沟乡上巴村实现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目前,村庄建设督促监督到位,住房建设达到了高标准、高质量,让群众满意度非常高。

        在上巴村采访时,记者时刻感受到大家对家园的热爱,他们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追逐着建设美丽富裕家乡的希望!如今村民不仅收入翻了番,村容村貌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农村文明新风貌也已基本形成。党建助推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秀麻乡豆素村找准基层党建服务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在全村各项目实施点划分责任片区,由班子成员认领,全权负责各自片区内的项目建设,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在认领各自片区的基础上对所有片区负总责;成立抓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和“三老人员”,组建项目督查组,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并明确规定所有参加扶贫攻坚的村干部和党员,不准请吃、吃请、工程转分包以及索要、收受红包等,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置办法,为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豆素村党支部书记东旦加说:“我们村海拔高,距离县城远,加之群众居住分散,甚至许多地方尚未通路,游牧民定居房建设项目对我们村来说,难度要比其他村大的多。而如今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这离不开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

        东旦加介绍说,豆素村的农牧民定居项目建设开始于2015年5月份,在这期间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走进农牧户,争取广大群众意见建议,提出了“通过整合党建工作力量来引领助推扶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的建议。

        东旦加认为,要想按时完成任务首先就要从抓村党委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这样就能为扶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他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挖掘致富带头人,全面推动本村的村民发家致富。”

        与此同时,东旦加亲自带头,带领村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沈浩、杨善洲等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向先进人物看齐,并号召大家把学习先进典型与推进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即学了先进又落实了工作,为村党员干部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提供了不懈精神动力。

        如今的豆素村,路也平了,房子也敞亮了,各项基础设施都齐全了,老百姓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致富信心更足了。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
全国“三区三州”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3日,随着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段导线展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主体进度已完成76.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