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孙秀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李登海40多年致力于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培育的高产品种累计增产粮食1000多亿公斤,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李登海的事迹充分表明,中国人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能力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一种奋发图强的雄心壮志。生长在农村、经历过饥荒,李登海深知粮食的金贵和沉重。从多打粮食吃饱饭,到改变贫穷落后,从“美国农民能做到,中国农民也能做到”,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刷新夏玉米高产世界纪录,李登海身上所展现的志存高远、胸怀国家的情怀,为民造福、为国争光的壮志,令人感动,也是他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闯出玉米育种新路的精神力量。现在,尽管我国粮食基本实现了自给,但谁也不能打包票说以后就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尽管世界经济可以“互通有无”,但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必须立足基本国情,让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我们始终要有这样的骨气。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一种刻苦钻研的执着精神。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李登海凭借几十年专心科研、不懈攻关,先后选育出117代、10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用自己的双手,使玉米亩产从二三百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以上。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量将呈刚性增长趋势,“地不够,水不够,环境承载不了”的压力越来越大。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刷新了当时玉米亩产纪录。更重要的是,这进一步发现、确认了紧凑型玉米的高产潜力,开启了我国玉米高产育种的崭新篇章。
当年,河南临汝县一位58岁的老汉,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播下了“掖单2号”。可棒子一出苗,他的心就吊了起来:那苗儿活像受气的孩子,叶子老是向上拢拢着长,一点也不舒展。但到扬花吐穗的时候,却情形大变,棒子吐的穗又粗又长。到秋收一过秤,好家伙,千斤挂零!比乡邻们一亩多收了400斤。
老汉喜坏了,特地打听了,坐了汽车换火车,下了火车又换汽车,来到当时的掖县西由公社后邓大队看李登海。他围着李登海打转,从头打量到脚,看了前身又瞅背影,“了不起!咱庄稼行里出了‘状元爷’了!”
时间前行,有些场景却又相似。今年9月10日,河北广平县平固店镇东王封村42岁的种粮大户李凤喜,专程到莱州登海种业的试验地。他包了124亩地种粮,这几年全部改用了登海系列的良种,“去年一个棒子收了9两干籽!苗齐、苗旺、不倒伏,放心!”
玉米高产攻关,高峰永远在前,这样质朴的深情,是李登海不懈攀峰的最深刻动力。所以紧凑型玉米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得到认可,没能让他苦恼;从亩产1000公斤到1500公斤的突破,足足憋了17年,也没能让他泄气。
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李登海选育了5代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高产能力从突破亩产700公斤到突破亩产1500公斤,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次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先后获得包括国家星火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
“创新就是爱国”,李登海总是这样说。
“前年13个、去年37个超过登海618;今年春播又出来17个,近两年半就出来这些。其中31个超过了先玉335,而且还抗倒伏。”这两年,李登海的新自交系就像飞机发动机一样,新材料、新品种“轰轰”地出。
而这批成果的背后,要追溯到2002年底,令他陷入争议的事件——登海种业与美国先锋公司合资设立新公司(中方控股),引发对外资入侵我国民族种业的担忧。深处漩涡中心,他却没辩解,而是全力加快研究,利用国外种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新种质资源,加速进行消化、吸收、利用、再创新。
李登海说,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正道。育种没有国界,李登海育种生涯的起步,就是老师送给他的毕业礼——20粒国外种子。“我们学习了很多”,李登海说。与先锋的合作,启发了他对现代种业、市场竞争的认识,尤其是创新能力对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的深层体察和满足。他选育第五代紧凑型玉米品种时,全部要求要中早熟、高抗倒伏、抗病、优质高产。这些特质许多彼此矛盾,给育种设置了重重障碍,但如能同时满足,就会是生产最需要的。
早熟和高产是矛盾,而且越是生产期最后的这7天,对玉米灌浆、丰产越为珍贵。李登海想,可以增加种植密度,从而增加光合面积来弥补减少的光合时间,但这样就会更易倒伏,这可是生产上最怕的。美国解决抗倒伏,靠的是发达的根系、粗壮的茎秆,我们的土地肥水条件差异巨大,靠什么实现?重心下沉、降低结穗位置。但业内都知道,低穗位和高产本身就是矛盾,育种极难。
通过大量试验,李登海终于找到了他要的“遗传致矮”,现在新品种的穗位比一般品种矮了20-40厘米,降低到植株下部1/3-1/4处,“莱州今年九级风刮了两次都没事”。
作为从地里走出的育种专家,李登海一直都是从生产实践中发现、设置课题。从1972年9个人拉着1头牛开沟播种,首次进行玉米高产攻关起,从栽培方式到育种思路,他边干边发现,边学边解决。在实践中总结出紧凑型玉米的五大高产因素突破,带领我国玉米育种走向高产。
李登海的理想是育出好种子,可他更深层的愿望,是农民都能用上好种子,给国家带来实际效益。所以,他在科研上呈现出惊人的开放性。我国现在的玉米杂交种,60%以上都和他选育的自交系亲本有血缘关系。就连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再创新的路径,他也不吝与人分享。成果外溢,不心疼吗?他一笑,“没想那么多啊,国家利益至上”。
“生命”
——不能让农业发展指望风调雨顺,不能让农民承担风险,这一切的基础,是种业发展,是育种创新
9月11日,清晨,莱州细雨缤纷,玉米还未到收成。惯常的绿色解放鞋、灰蓝色工装,李登海又到试验地里,去看他的宝贝玉米。
平常人看玉米,看到的是食物。李登海看玉米,看到的是“生命”。“你看这家伙多漂亮!”每次有人和他一起下地,他都忍不住要夸眼前的新品种玉米,那种由衷的热切的喜爱,就连他的儿子,也从未得到过那么多。
他满心满眼都是玉米的好处:营养价值高,又具备多用途,能够转化成油、奶、肉,是主粮、饲料、工业原料、可再生能源,固碳效应甚至高于森林,一直是发达国家主要农作物,从2007年起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作物。
越沉浸于育种,李登海越体会到对生命的尊重。以前国内脱粒机是1500转,看到国外的只有400转,他恍悟:制种和加工粮食不一样,种子是“生命”啊,可不能伤了它!经过研究、改进,登海种业的种子一株只需要播一粒,就能保证出苗。虽然价格看上去贵了一些,但后期间苗等程序全都省掉了。
197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李登海正在农科队计算玉米施肥比例,天空忽然暗了下来,他一惊,腾地站起来,光着膀子跑到村外的试验地。狂风暴雨呼啸而至,刚授过粉的玉米成片倒下,只有一小块还挺立着。李登海放声大哭。突然,他又大笑着跳了起来:这抗倒伏的一小片,不正是他要找的吗?
并不是每一次打击都会留下希望。在李登海的育种生涯里,有八九次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他说,那是“肝裂心碎”般的痛。但“不能让农业发展指望风调雨顺”,一次次的打击非但没有摧毁他育种的决心,反而教给了他这一农业育种特别重要的前提。始终扎根在广袤农村的李登海明白,农业发展不能让农民承担风险,这要从育种就开始考虑。“现在育种都努力实现早熟,缩短最后的生长期,一个重要考虑就是降低农民的风险”。
上市之后,李登海成了“亿万富翁”,可他还是习惯性地节约每一分钱,“省下来都是科研经费”。去海南,他固执地坚持买打折机票。有一次,还硬把别人帮他预订的4000多元的头等舱机票,改成打完折730元的“红眼航班”经济舱。对唯一的儿子,他说,“我的财产不属于你,这是玉米增产的科研经费”。
金色的玉米棒子,凝聚着李登海生命的光华和情感。李登海说,他愿做一棵永远向上冲的玉米,创新脚步永不停息。(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