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抗战作品要在虚实之间打动人心

29.08.2015  21:25

  临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省一批抗战题材文艺作品陆续登上舞台。从美术展、书法展到摄影展,从音乐剧到地方戏,从文学作品研讨会到抗战丛书发布,以不同的形式纪念国人浴血奋战、共赴国难的峥嵘历史。

  笔者采访中遇到过年逾九旬的老兵,听他们讲当年抗战的真实故事依旧让人热血沸腾;遇到过年轻的文艺工作者,看他们饱含热情的敬业演出让人钦佩;看过史志工作者搜集整理的翔实的史料,也听过文艺评论家对消费抗战历史的“神剧”的吐槽。如果说抗战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与真实历史有着“虚”、“实”的对比,在笔者看来,“虚”与“实”之间,自有“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真情在。

  近日笔者拿到了山东抗战丛书之一的《山东抗战将士记忆》一书,全书收录了102位抗战老战士的口述史资料,有奋勇杀敌的将士,有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有以笔当枪的宣传战线工作者……有的用小孩子的“游戏”击毁日军的坦克,有的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众多抗战伤员的生命,有的在宣传战线上与日军斗智斗勇……他们的个人抗战故事最终汇聚而成了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历史洪流。但笔者发现,抗战老战士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年逾九旬的他们正在逐渐离开我们,用口述史的方式抢救性地把他们的抗战故事保留下来,是对历史负责。

  而且,这些真实的故事,为抗战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山东作家常芳在沂蒙山区腹地的沂南县“深入生活”,遍访那些参加过抗战的健在老人。经过三年的收集、整理、发掘,完成了长篇小说《第五战区》的创作。把笔墨重心落在一个家族、一个村庄,讲述了很少有人触及的地主阶级抗战的故事。这种从“实”调研、从“虚”创作,艺术性地还原了抗战历史的真实。从人物故事所映射出的个人到民族的抗战精神、家国情怀力透纸背。

  近来,吕剧《苦菜花》、山东梆子《南下》、柳琴戏《沂蒙魂》等一批抗战题材戏剧陆续登上舞台,精美的舞台布景、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故事节奏,让观众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编剧曾告诉笔者,戏剧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山东的这几部抗战题材戏剧,以山东军民的抗战大事为“实”,以艺术创作的小事为“虚”,艺术创作让观众更容易融入那段“冰冷”的抗战历史,从生动的舞台形式中感受抗战历史的艰苦卓绝,革命先烈的可敬可仰。

  然而,有文艺评论家指出,与《红灯记》、《沙家浜》等经典抗战题材样板戏相比,现代抗战题材戏剧虽然摆脱了主题高大全的窠臼、更加关注艺术本体,“但当年的演员还有与抗战前辈同吃同住的采风机会,能够真切地‘深入生活’。现在,虽然舞美布景技术逼真,人物的塑造上却缺少了当年革命激情的韵味。”在笔者看来,这不是批评,而是一种希望。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更多地深入生活,与时间赛跑,进行“抢救式”的采风。如此,文艺作品才能在“虚”中更具有“实”的韵味。

  至于近年泛滥的抗日题材“神剧”、“雷剧”,有专家指出,这种“消费”抗战历史的电视剧,以畸形的娱乐化倾向罔顾真实的抗战事实,消解惨痛的抗战历史记忆。在笔者看来,“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神剧、雷剧,最根本的是缺失了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不“深入生活”,不从抗战的“实”出发,“虚”的艺术创作即如无本之木,结果是为人所唾弃。

  抗战的历史在远去,好的文艺创作能在历史的真实与文艺的创作上“实”、“虚”相得益彰,深入人心,如此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铭记历史,直面和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