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代代传承 别样青春铭记历史

02.09.2015  22:01

  随着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临近,每天都有近万名的观众走进位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这是座承载着一段沉重历史的纪念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为了共同的民族记忆来到这里,参观展览、聆听讲解、轻声交流、陷入沉思。“9·3纪念日”前的最后一个周末,记者在抗战馆聚集的人群中,偶遇了三位年龄与身份各异的抗战故事讲解者,重温历史,并聆听了他们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别样青春。

  “七七事变”亲历者、84岁的郑福来老人在抗战馆内讲述历史。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美辰 摄

   “七七事变”亲历者:活一天 就要讲一天抗战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头的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序幕。密集的枪炮声,惊醒了世代居住在卢沟桥西的郑福来。那个时候,他仅有6岁。“是不是小日本又在演习了?”窗外火光冲天、枪炮声响,幼小懵懂的郑福来翻了个身再次睡去。

  天亮后,醒来的郑来福听到了院子里凄厉的哭声。走出屋子,他才知道,前一天还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四春子,被落下的炮弹炸开了肚子,没等送进 医院 就断了气。“小日本打进城了!”看着满目疮痍的街道与房屋,他知道,生活从此不一样了。

  “战斗持续了很多天,宛平城里到处都有炮弹落下。房子都被震漏了,实在没法待了。”郑福来说,奶奶让他顶着锅盖,跟着母亲和妹妹混在人群里逃难,到一个远房阿姨家。“母亲抱着妹妹,我跟在母亲身后,拽着衣角一直走啊走。”到达目的地时,郑福来的腿已经“痛得不听使唤,脚后跟磨破了,血淋淋的袜子和脚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带着孩子身在异乡、没吃没喝,郑福来的母亲作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回家。回家的路,必须沿着铁路走,可遍地的死尸几乎将铁路堵死。女人害怕,小孩子也害怕。表兄嘱咐他拉扯着衣襟前进,一定不要睁开眼睛。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郑福来还是偷偷眯着眼睛看。向记者示范当时眯眼睛的动作,郑福来老人的声音突然变得颤抖,“成堆的死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还被开膛破肚,有的已经四肢不全,全被日军杀死了。都是无辜百姓啊,鬼子太可恨了!”老人紧握拳头,情绪激动。

  逃难归来,家乡已物是人非。自家三间灰土房的门窗没了,房子被炮弹炸没了顶,奶奶、父亲、伯父、伯母不知道逃到了哪里。听大人们讲,村里一个挑水的村民看见日军进村,因为害怕转头就跑,被鬼子追上去拿刺刀挑死;吴振山的二叔经过岗哨没给鬼子行礼,被一刺刀捅死;金辉到河里打渔,鬼子硬说他是八路军,放狼狗把他咬死了;村中妇女被日军强奸的更不在少数……承载着郑福来美好童年的卢沟桥,已经成为了国人惨受屈辱的“废墟”。日军残害无辜村民的场景,成了郑福来一生中抹不掉的记忆。

  1949年,新中国成立,郑福来参加工作。1952年,已是青年小伙儿的他被民选为卢沟桥镇第一任镇长。宛平城墙上的弹痕、豁口历历在目,“这些都是日军侵略的铁证。”几次城墙大修,郑福来都建议要求保留弹痕,“一定要以此警示后人”。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仅有二十岁的郑福来经常利用遛弯儿的时间和节假日来到卢沟桥头做义务讲解员。一坚持,就是64年。在这座饱经硝烟战火、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桥上,郑福来用青春岁月默默传递着历史的烽火,直到乌丝变白发。

  64年间,郑福来已自发接待超过70个国家的外宾、媒体记者和数以万计的参观者。为中外游人做义务讲解,老人告诉记者,这与他一次接待日本人的经历有关。“我给他们讲解,说到日军在这里扫荡、残害中国军民时,其中一位说‘日本人不会无故杀人’。”郑福来听后非常生气,他驳斥道:“恶狼进屋吃人,强盗进屋抢劫,难道不该反抗?这样的反抗,也该杀吗?”日本人听完沉默地低下了头。回想当时的情景,郑老依旧十分气愤,“50多岁的日本人,竟然都不知道日军侵华的真相!”

  “9·3纪念日”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听闻海外媒体记者会来抗战馆参观,郑老也来到了这里,“希望他们能将真正的历史传播出去。”“习主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郑老说,“理解和铭记历史,也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一种社会需要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需要这个,国泰民安需要这个。那段苦难的历史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能活到100岁,我就讲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