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工匠型”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5月17日,上海第8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过去5年,上海职工队伍正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工匠型”的技能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是较为凸显的现象之一。48.7%的被调查职工没有任何技能等级或技术职称,与2011年相比比例没有明显提升。
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高技能人才难求已成为园区企业的通病,每年释放岗位超过2万个,其中约有8成是高技能岗位。从全市范围看,上海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近年来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居高不下。
“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同样大量缺乏。以金融行业为例,《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该市金融从业人员达36.42万人,比2011年增加8.01万人,但传统金融业态的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多,而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和创业投资人才非常紧缺,金融高端人才和拥有国际化背景的领军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为此,报告建议,要以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契机,深化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政府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统筹、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统筹、政府与社会力量统筹、学校与企业统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统筹,进一步推动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格局。
报告还指出,要积极搭建职工成长成才平台和舞台。切实致力于产学研结合,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机制。不断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畅通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本报讯 (记者钱培坚)本次调查报告还显示,据上海市总工会不完全统计,上海新型就业群体截至2017年已超过150万人。以网约工等为代表的新兴用工模式正在突破传统劳动关系体制,但目前劳动法在制度层面对其劳动关系灵活化、弹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尚未予以准确回应,因此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法律保护。
近5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企业不断涌现,职工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快递员、送餐员等职业大量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业务经营,出现一支规模大、流动性强、分布广泛的新型就业群体。
针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报告建议,要把这一问题放在党政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开展专题研究,高度重视劳动关系新情况、新问题及劳动关系矛盾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分析,包括加强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改革中劳动关系矛盾的风险评估与会商研判,密切关注转型调整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四新经济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演化现象,健全预防预警和矛盾调处机制。
同时,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要针对小时工、季节工、综合工时制等灵活用工形式,强化劳动合同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防止灵活用工无序蔓延;要针对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关联企业用工秩序混乱问题,以相关行业协会为平台,研究制订行业自律规范;要针对灵活就业重点人群所在行业企业,定期开展专项或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切实维护新型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作者:钱培坚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