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两成受访者担心买了高价房却上不了好学校
日前,教育部一则有关“多校划片”的通知,牵动了不少家长的神经。
“之前本打算在市中心好学校附近买个学区房,但最近有关‘多校划片’的消息很多。在哪儿上学、上什么学校以及学区房价格等,都变得不确定。”考虑到政策影响,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的王丽颖打算再观望一下,“等‘多校划片’有了具体眉目,再决定是否购买学区房。”
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多校划片”是各地探索解决“单校划片”产生问题的具体举措之一。不过,“教育部是建议推广,效果怎么样,群众的感受是标准。”他说。
本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搜狐民调,对1165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的受访者支持“多校划片”,18.2%的受访者不支持。31%的受访者担忧,“多校划片”挡不住递条子的人,还有产生权力寻租的可能。
买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好学校,但不买一定上不了
在王丽颖看来,“多校划片”是个好消息。她认为这意味着家长可以在学区内多所学校间进行选择,同时可以使优秀师资在学区内流动起来。
去年刚刚在北京海淀区买了学区房的龚卓则强烈反对“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将学校和学区房‘一对一’,买的房子对口这个学校,符合条件的孩子就可以上。而‘多校划片’则导致了不确定性。”龚卓表示,本来孩子能上的对口学校也许就不能上了,“这给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调查中,16.3%的受访者已经买了学区房,22.3%的受访者正打算购买学区房,其中12.3%的受访者打算近期购买。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王小锡年前在海淀某著名“牛小”附近,以每平方米近1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套2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自身的求学经历让王小锡深深觉得“再穷不能穷教育”。“虽然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好学校,但是不买一定上不了。”
王小锡的想法反映出不少家长的心声。数据显示,40.3%的受访者购置学区房时主要考虑因素是所在地的学区质量。57.2%的受访者购买学区房时首选名校附近。
破解天价学区房困局在于均衡教育资源
近年来,为了平衡教育资源,让孩子就近上学,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学区房热度不减。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学区房价格高,就在于“好学校”的存在。“只要学校有等级,就难以抑制家长对好学校的追求,教育就难以公平。‘多校划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资源分配,但仍是‘治标不治本’。”
对于“多校划片”可能产生的效果,35.5%的受访者认为“多校划片”能给学区房降点温,19.7%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不大,购买学区房是刚需。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指出,“对以投资为目的购买学区房的人来说,‘多校划片’使学区房的投入产出比、升值空间等都增加了不确定性,会一定程度上打击‘炒学区房’的行为。”
采访中,不少家长都提到“教育公平”。
龚卓认为,“多校划片”最大的问题是会丧失公平性。“目前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是否购买学区房,而‘多校划片’则有可能让家长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本次调查显示,31.0%的受访者担心“多校划片”依旧阻挡不住递条子的人,依然会有产生权力寻租的可能。
3日,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学区房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是一个特权概念。破解天价学区房的困局在于均衡教育资源。
教育均衡的标准是不找关系,能就近上学
受访者对“多校划片”的顾虑还有:无法实现教育公平(23.2%),买了高价房却上不了好学校(20.6%),难以兼顾就近入学(11.6%),学区房价不降反升(8%)等。
袁贵仁此前提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历史造成的客观事实,单校划片是多年来十几个大城市采取的主要举措。“后来发现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各地探索出多校划片的举措。”他强调,“多校划片”不是一个长远举措,要让更多的人对教育满意,还需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申小龙建议借鉴国外的教师轮换制度,让中小学老师在某一个学区的几所学校中轮换任教。“可以先试点,从小学开始,积累经验,逐步推广。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优质的教师资源流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大家对名校的冲动。”
李立国则建议通过税收手段来遏制学区房的炒作,增加购买学区房的交易成本,抑制一部分交易需求。“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发展更多优质资源,缩小区域内教育差距,来给学区房热‘降温’。”
调查中,36.1%的受访者建议进一步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教育公平;24.4%的受访者建议缩小不同城区间的教育资源差异;22.3%的受访者希望逐步调控房价、稳定市场;7.1%的受访者期待学区房政策更透明、便于提前规划。
袁贵仁3日表示,教育均衡的标准是让孩子不找关系,能就近上学。但他强调,绝对的均衡是不可能的,即使再过十年,也不可能做到两个学校完全一样。“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学校。”
编辑:栾美群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