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起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任

16.07.2015  20:05

  担起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重任

  ——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侧记

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现场。

  七月的北京正值酷暑,烈日当头。坐落在北京西郊的国家行政学院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7月10日至14日,由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主办的省部级干部“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在这里举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据统计,十八大后总书记视察的企业七成左右为制造类,并多次在考察中对制造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是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行动纲领,深入解读这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部委、地方的领导干部以及骨干企业的负责人充分领会纲领精神,并能够尽快付诸实践,扎实有序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5天时间里,来自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部分中管金融企业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148位学员通过专题讲授、分组研讨、现场教学、座谈交流等活动,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一次系统集中的学习,围绕自主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内容进行研讨。

  “质量是制造实力的综合反映,是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强盛的关键内核。”“特别呼吁中国人在大数据的时代,提炼自己的质量管理方法,这对提升质量非常重要……”台上的专家做着细致、深入的剖析讲解,甚至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台下的学员们也都目光炯炯,专心致志,材料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

   专题讲授——以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研讨班期间为学员们进行专题讲授的老师来自各个领域,可谓“阵容豪华”,既有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等省部级领导,也有尤政、林忠钦、干勇、殷瑞钰、屈贤明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或著名专家。他们讲授的内容各成体系,层层递进。从科技发展道路到创新体系建设,从制造业质量提升到工业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不仅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也对未来的发展给出了行动方向。“有水准,有深度,真是让人受益匪浅!”课间走出报告厅休息的学员们总是这样议论着。

  “作为新兴工业国家的中国,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次机会,在别人进行工业4.0的时候,我们还在进行工业2.0,就要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还是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远远甩在后头。”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以“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典型案例剖析”为主题为研讨班做了首场报告。周济强调:“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是高端装备工程,一定要把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主攻方向,创新驱动,跨越发展。

  “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亟需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矛盾更为突出,依然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为学员们解答了“为什么要制定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如何抓好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落实?”这三大核心问题。 实施中国制造2025,地方是关键。政府对一些关键领域或环节给予扶持,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苗圩在专题讲授中提醒,一定要防止政府引导变成政府主导,甚至代替市场做决策,避免盲目投资并陷入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间产业同质化竞争和产能过剩的“传统发展误区”。

  如今我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未来的发展仍要做好创新驱动发展的统筹布局。“这是一个大家都在谈科技的时代,但是有曲解,也有炒作,我们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要避免道听途说,更要避免一己私利,”来自科学技术部的曹健林副部长告诫学员们,要警惕“捧杀”,也要警惕“棒杀”。”

  面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工程院林中钦院士分析说,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体质量水平不高,而质量升级正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也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互联网+”也是本期研讨班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说:“包容和宽松是对新生事物最好的支持,比如给科学家松绑,给企业松绑,如今‘互联网+’我们也要松绑。” 可以预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专家讲的内容很深入,这样的教学、对这些文件的解读非常必要!”一位学员频频点头:“有高度,有深度,有操作性!”另一位学员告诉人民网记者,通过这次集中学习对“中国制造2025”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建设制造强国应该是我们国家发展壮大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我觉得把‘中国制造2025’看成一个国家战略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