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实践】一本党章治好一个村

20.06.2018  13:37

  风景优美的胶州市三里河公园东侧,一个现代化的小区内,十几幢住宅楼整齐划一,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镇村”“山东省文明村庄”——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

  而17年前,正当胶州市新城区开始建设,需要征用该村土地1170亩时,村庄管理一片混乱,是当时胶州市有名的穷村、乱村、后进村。

  2001年正好赶上换届年,有位老党员向街道党工委推荐了如今的村支部书记刘元征。面对村里的窘境,刘元征下大力气走访摸清了村里的主要矛盾:村民不种地了将来靠什么生活;村里风气不好,党员干部没威信。

  “找到原因了,就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了。”刘元征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实现乡村振兴,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非常关键。怎样把党员教育管理好?如何让党组织真正成为战斗堡垒?在刘元征的带领下,新一届村党支部从转变思想入手,决定用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学党章。

  他把党员召集起来,先重温入党誓词,再学党章,一学就是两天。学完党章,党支部接着开组织生活会,要求党员从家庭、工作、生活等方面对照党章说说自己做得咋样,大多数党员一开始觉得理直气壮,后来越说越惭愧,越说越脸红,最后都成了作检讨。

  全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亮身份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党员的思想转变了,纷纷在倒地搬迁、管理发展等方面争当排头兵。

  就这样,村党组织“旧貌换新颜”,组织力“指数”不断攀升,在党员带领下,大多数村民都同意了搬迁。有位老党员说:“村庄整体搬迁计划是2004年6月开始的,计划30个月完成,最后只用了8个月就搬进去了。”

  在刘元征看来,党章就是村庄发展的指引,只有产业兴旺,村庄发展才会有希望。他刚上任的时候,村里一年的集体收入只有5万多元,村集体收入不到10万元,心里犯愁。他想了又想,决定利用胶州市新城区建设的契机,借势借力,发挥村里有闲置劳动力、村庄位置好的优势,在村集体成立了建筑工程、绿化工程和机械化施工三支队伍,把村里有能力的党员,组织起来,各自负责一个项目,把村民分到三个工程队干活。

  就这样,在刘元征的带动下,村集体赚得了“第一桶金”。刘元征带着村干部继续发展,先后购买了130亩土地,建设厂房、学校、市场用于经营出租。还开发建设了胶州市文化市场、新城区综合市场、商品房等等,村集体收入年年增长。

  “只有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体村民的生活才能有保障。2017年,村集体收入3900多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6亿元。”刘元征说。据悉,下一步,管理村计划用5年的时间,使村集体资产达到10个亿。

作者:白晓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