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财政支出惠民生:用政府紧日子 换群众好日子
在去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再发力,通过增加赤字、压缩一般支出等措施,重点保障民生支出。透过2016年财政预算报告,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兑现着“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的承诺。
5700亿元: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轻松上阵
“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公司的技改项目工程,都能享受到税收减免。去年仅不动产一项,抵扣的增值税就达到634万元。”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孙纪木代表介绍。
2016年,减税降费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最有力的降成本举措。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企业降低税负5700亿元,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同时,取消、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措施,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降成本,是比政府直接投资更加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央财经大学马海涛教授表示,去年我国赤字率适当提高,增加的赤字主要用于弥补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以保障重点支出的需要,有力支持了稳增长、补短板、促改革。
1.4亿学生:免除学杂费让城乡孩子轻松上学
教育是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达1103亿元,比2015年增长52亿元。全国约1.4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约1.1亿农村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1200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同时,落实新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使8400多万人次享受到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不仅是教育,2016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与此同时,我国按6.5%左右的幅度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二连增”,并首次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
“在财政收入增速降到个位数的情况下,民生领域的很多支出项目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这确实很不容易。”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委员表示,去年通过进一步压缩政府部门一般性支出,民生等领域的重点支出项目有增无减,民生改善取得了新的进展。
606万套:棚户区改造圆了更多人的住房梦
“终于过了个暖和的春节,有了‘房票’,俺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集中供暖。”今年春节,在新房里过年的山东高唐县金裕花园居民李彦霞心情格外激动。去年6月份拆迁安置,李彦霞及时拿到了补偿款,而且领到了按照棚改货币化政策发放的“房票”。
去年,各地加大对棚改的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棚户区改造开工60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均完成年度任务。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48.5%,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棚改货币化政策,既方便了农民进城安家,又促进了库存商品房加快销售,使去库存与惠民生得到统筹推进。
在让百姓有房住的同时,2016年,财政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49871家博物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1260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价开放,实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791个。
作者:吴秋余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