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科研发的“体系模式”

27.04.2015  15:28

  眼下,在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龙庄村,麦苗泛着墨绿,正在加速生长。种粮大户龙振群告诉记者:“种的是‘济麦22’,这个品种种了四五年了,一亩能打1200斤;采用了小麦‘两深一浅’技术,使用专用机械,深松地、深施肥和浅播种一次完成,每亩播种子13斤,比往年播量少了五六成,但出苗匀和、粗壮。”

  “‘济麦22’品种和小麦‘两深一浅’栽培,都是山东农科院承担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研发任务取得的成果。”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介绍,为了提升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了“国家产业体系建设”,目前全国共启动了50个农产品产业体系建设,每一个农产品设立一个由若干功能研究室组成的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立一名首席专家和若干名岗位专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个试验站。

  为了与“国家产业体系建设”配套,山东省农业厅和财政厅启动了省级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已组建了19个创新团队。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农科院视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万书波介绍,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山东省农科院在积极参与“国家产业体系”建设中,探索改革了农业科技研发传统方式,创新了农业研发“体系模式”经验。推进部省院“三级结合”,加强产业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提出了以“七个优先”为主要内容的具体举措,整合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组织对接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农业科技转化高效平台。

  部省院三级结合,创新研发顶层设计

  万书波介绍,2007年以来,山东农科院有1位首席专家、22位岗位专家、16位试验站站长承担了国家产业体系建设任务;同时,有6位首席专家、37位岗位专家、4位试验站站长承担了省级产业体系建设任务。

  在国家花生产业体系中,山东农科院禹山林研究员被农业部聘为首席专家,牵头承担了全国花生产业体系建设任务;在花生良种扩繁与种子生产等4个领域,有4位国家岗位专家和34位团队成员参与了研发。

  如今,禹山林领衔的全国花生产业体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国家和省级审定花生新品种67个,突破重大关键技术5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项;以“一播全苗、适期化控、防止早衰、适当晚收”为核心的花生单粒精播技术,在2014年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中创亩产752.6公斤,打破了31年以来的全国花生高产纪录。

  为高标准完成国家产业体系建设任务,山东农科院坚持“围绕重大科技需求、整合最强团队资源、研发重大科技成果”,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了产业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以国家体系为主导、以省级产业体系创新团队为依托、以省农科院为核心的“三级结合”建设体制,探索了“研发项目、团队建设、经费支持、人员考评、信用管理”运行机制。

  为放大“三级结合”效应,制定了“优先支持国家体系岗位团队成员申报省创新团队岗位”等措施,实现了国家体系和省体系创新团队的有效对接;以国家岗位专家和省级创新团队专家为主体,联合省内19个农业科研机构,组建了“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了“山东家庭农场科技联盟”等平台,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直达农民及田间的通道。

  在制度设计上,山东农科院制定《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建设任务实施管理办法》,提出了人才团队保障、科研条件保障、资金管理保障、绩效考评保障、组织管理保障等“五个保障”举措。

  实行七个优先,推行人财物全面支撑

  国家小麦产业体系黄淮北部栽培岗位专家、山东农科院研究员王法宏说:“在承担产业体系研发任务上,只要干事,院里就会在人财物上全面支持;只要干成事,就会有奖励、有鼓励。在小麦产业体系建设上,院里组建了由9位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采取了许多倾斜举措。”

  山东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说:“我院承担国家产业体系建设任务以来,制定了以‘七个优先’为主要内容的具体举措,整合全院人才、经费、项目等科技资源,实现了人财物全面支撑。”优先引进和配备高层次人才86人,组建了高层次的研发团队。优先支持岗位专家招收博士后研究生,建立了281人的固定核心团队和150多人的辅助团队,形成了“多学科结合、老中青搭配”的研发团队。优先推荐岗位专家申报泰山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计划。优先支持岗位专家团队申报国家和省农业科技计划和奖励。优先支持岗位专家使用重点实验室、公共平台及建设试验示范基地。优先解决专家亟需实验设备的招标采购,确保任务的顺利推进。优先支持申报“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院地合作引导计划”等重点项目。

  同时,加强支持和严格管理国家产业体系经费。目前,对国家产业体系每个岗位每年稳定支持经费70万元、试验站50万元;省体系每个岗位每年支持30万元、试验站10万元。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对设备费、大宗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劳务费等,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对会议费、差旅费、小额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等,实行公务卡结算。

  对接三大主体,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泗水县杨柳镇郝家村,村民郝余营说,去年他种了70亩“济紫薯1号”地瓜,按照订单价格1元/斤卖给了泗水县利丰薯业公司,纯收入近20万元。

  国家甘薯产业体系种薯繁育岗位专家、山东农科院研究员王庆美介绍,在甘薯产业体系建设上,体系团队与利丰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培育了“济紫薯1号”、“济薯21”和“济薯26”等品种,推广了“两改一增”栽培技术,建立了“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目前利丰公司甘薯种植品种、栽培规程、产品收购实现了“三统一”,年签约种植10万亩以上,带动种植60万亩以上。

  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长处张正说:“为了推进国家产业体系建设,全院围绕一些农产品进行了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探索。”合理配置了遗传育种、产后加工、设施设备等环节的科技资源,研发了一批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组织对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应用的有效衔接,为破解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瓶颈进行了有效探索。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山东农科院在产业体系建设上聚焦粮棉油,培育出了小麦“济麦22”、棉花“鲁棉研28”、花生“花育25”等64个具有突破性的粮棉油新品种。“济麦22”2014年夏收3600万亩,创出亩产802.5公斤的高产典型,连续5年保持单一品种播种面积全国第一;“鲁棉研28号”连续8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主导品种,在山东、江苏等8省市累计推广8000余万亩,成为黄河流域棉区推广面积最大的Bt抗虫棉品种;研发的小麦“两深一浅”技术、“花生单粒精播”技术等几十项节本增效技术,正在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目前,山东农科院承担的国家产业体系研发任务,成果有16项技术,25次被农业部列入主推技术;有49项技术,98次被省农业厅列入主推技术。小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赵振东于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法宏研究员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棉花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董合忠研究员进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4个研发团队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