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审计局扎实有效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路子
今年以来,聊城市审计局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加大对自然资源资产环境审计力度,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面做出有效探索,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一是审计项目在前期规划时融入自然资源环境审计要素。在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时明确对自然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的要求,并将其作为审计重点内容。对涉及资源环境的财政、住建、环保、发改等部门,要求在提供资料时将资源环境有关的资金、项目单独报送,分类研究,确定审计思路。
二是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对资源环境的审计力度。在环保方面,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PM2.5、氮氧化物排放、河流水质达标情况等数据类指标归为一类,以定量的方式考察其一段时间内空气和河流水质情况加强/减弱的趋势和幅度,作为环境质量改善/恶劣的主要尺度。将环保部门检测的内容和数量、群众来信来访举报或上级安排落实督办的重点案件、审计组现场抽查以往环境治理情况等归为一类,以定性的方式考察其主管部门是否积极行使监管职责、主动作为、是否存在渎职现象。在财政资金方面,考察财政是否每年安排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用于环保治理,是否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反映强烈又亟待改善的生态项目保护和修复上。考察财政对资源环保资金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效果的监管是否有力。在项目开发方面,考察当地发改、住建、规划等部门是否批准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户生产,是否存在以“招商引资”为借口引进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环境的项目,是否存在只重视项目建设忽视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三是审计项目组织和方式方法上注重现场审计实地考察。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深入工程建设和企业生产现场一线实际检查,查看是否有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违纪项目或关停项目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做好审计台账登记工作,计算抽查项目占比和发现问题项目的占比,作为当地实地环境治理结果的评价依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审计建议,督促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张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