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审计厅厅长马青山接受山东省政府网专访谈加强审计监督推进深化改革

03.09.2014  18:34

  山东省政府网:马厅长,您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就贯彻落实好《决定》部署进行了具体安排。审计机关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何认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经济监督部门,我省审计机关对工作是如何定位的?有何思路打算?

  马青山:3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明确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六大领域的改革任务和工作措施,是我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省委《意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必将有力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国家审计作为经济监督专职机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历来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决定》三次对审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在审计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意见》对我省审计工作也作出了安排部署。李克强总理指出,审计机关要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经济发展的“安全员”、公共资金的守护者、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反腐败的利剑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剂”,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郭树清省长多次对我省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审计监督,抓好审计整改,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改革都与审计监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建设这项宏大工程离不开包括审计监督在内的各方面监督力量的保驾护航。我省审计机关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审计署决策部署上来,将审计监督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领域、全过程,做到审计监督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审计工作思路,概括地讲就是“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三项结合、守好四线”。“一个目标”,就是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大任务”,就是既要着力治标,紧盯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加大查处力度,推动反腐倡廉;又要大力治本,聚焦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深化改革。“三项结合”,就是坚持“面、线、点”相结合,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提高审计层次和水平。关注“”,就是牢牢把握大局,紧紧围绕“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加强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工作,提高审计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契合度;抓住“线”,就是拓宽视野,不能只局限于公共资金,还要将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纳入监督范围,将这“三条线”拧成“一股绳”,剖析内在联系,发挥聚合效应,提高监督成效;盯住“”,就是突出重点,以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加大监督力度,深化审计内容,将“”和“线”的要求落地实化,以“”带“线”、以“线”促“”,扩大审计影响力。“守好四线”,就是守好“法纪红线、政策底线、职责界线和安全防线”。一要着眼于保障依法治国方略落实,严肃查处违反党纪国法的问题,促进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要着眼于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着力反映中央和省重大政策执行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促进提升行政执行力;三要着眼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积极反映政府部门职责缺位、越位、错位以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促进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四要着眼于维护经济安全,揭示预警经济运行和深化改革中的风险隐患,促进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山东省政府网:近年来,我们通过审计公开和媒体报道,看到我省审计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关注。请您介绍一下,审计在服务经济发展和改革方面的成效主要有哪些?
  马青山:近年来,全省审计工作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始终把推动改革、服务发展作为重要目标任务,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审计监督“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推动了相关领域改革。审计机关牢牢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紧跟改革发展趋势,通过摸清基本情况,反映重大问题,为加快财税、金融、投资、民生等领域的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起到了“催化剂”作用。比如,每年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税收征管审计,审查财税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促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组织对重大民生资金和重点民生工程的审计,着力推动民生政策制度的完善,促进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的监督,推动了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
  二是推动了体制机制制度健全。审计机关在发现和查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查找制度缺陷,促进建立完善制度,从根源上强化规范管理,既治标又治本,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现在,审计倒逼机制制度建立完善的例子非常多。近三年,有关政府和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185项。比如,近年来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山东省农田水利管理办法》等,省直有关部门制定了《省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税收执法重点管理实施办法》、《山东省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管理办法》、《山东省海域使用金使用管理办法》等。
  三是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审计机关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部门、重大资金和关键环节给予高度关注,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努力做到查深查透查实,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单位处理,严厉打击重大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警示和震慑作用。近三年,全省审计机关共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640件,588人受到处理。
  四是防范了经济风险隐患。为促进化解区域经济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审计机关既查处存在的显性问题,又揭示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起到了稳定器作用。比如,关注财政风险,对各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摸底,促进加强和规范债务管理;关注金融风险,对地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进行审计,促进地方金融业健康发展;关注资源环境安全,对土地综合整治情况等进行审计,促进守住耕地红线等等。近三年,全省审计机关还促进增收节支1237.52亿元,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29.34亿元。
  五是服务了党委政府决策。审计机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对审计情况特别是重大事项,能够真实反映、及时报告,服务党委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近三年,全省审计机关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交的报告、信息被批示采用2万余篇(次)。
  山东省政府网:通过以上介绍,看得出来审计机关为服务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马厅长,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任务十分艰巨,我省审计机关将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这轮改革?
  马青山:根据“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下一步,我省审计机关将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加强对五个方面的审计监督。
  一是加强对中央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随着改革领域不断拓展、改革措施逐步深入、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省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因此,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成为审计机关服务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着眼于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宏观调控目标,重点监督检查“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实施情况,以及财税、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关注财政投入、政府性债务管理、“营改增”试点、信贷投向、国企重大投资和化解过剩产能、现代服务业发展、节能环保等,促进政策落实和资金投入高度契合,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最大效益,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保障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对政府职能转变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提高政府治理绩效。《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关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科学有效治理,也是审计机关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重点关注财政预算管理、税收征管、行政运行成本、简政放权、政府监管职责履行等情况,检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税收政策法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贯彻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行政审批权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开发等内容,推动廉洁政府、俭朴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促进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提高政府治理绩效和水平。
  三是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把维护民生作为审计重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我们将着眼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关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住房、“三农”等领域,加大对社保资金、扶贫资金、惠农补贴、中小学校舍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损失浪费等违法违规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
  四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加强权力制约监督。领导干部是改革发展的领导者、执行者。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尽责,重点关注领导干部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政策措施情况,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履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责情况和个人廉政自律情况,揭示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中的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把任期内举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规守纪尽责,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
  五是加强对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审计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审计机关具有熟悉财政财务、精通查账等专业优势,要切实担当起反腐败利剑和尖兵的角色、职责,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将反腐倡廉推向深入。我们将着眼于推动廉政建设和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腐败问题产生规律的研究,重点关注财政、金融、企业、投资和资源环境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监督检查重大事项审批、专项资金分配、工程招投标、土地等公共资源交易、重大物资采购、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信贷发放、国有资产转让等关键环节,严厉打击假借招商引资等搞权钱交易、假借项目建设搞利益输送、假借改革创新之名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失职渎职等问题,严惩公权力运行中的贪腐行为。
  山东省政府网:刚才您介绍的审计工作,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审计任务非常繁重。下一步,审计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完成好这些任务?
  马青山: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审计机关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注重加强自身的改革创新,为审计工作增添新动力,不断推进审计监督能力的现代化。
  一方面,推动审计业务升级。以提高审计质效为目标,突出抓好关键环节,努力实现审计业务工作的“五化”升级:一是审计内容精准化,就是明确审计目标,选准审计靶心,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提高审计工作与改革发展大局的关联度和紧密性,实现精准制导,确保不跑偏、不脱轨。二是审计方式灵活化,就是针对被审计的单位、项目、资金特点,灵活运用内查与外调、详查与抽样、跟踪审计与事后审计、现场审计与联网审计、横向推进与纵向联动等方式方法,增强审计监督的机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审计战斗力。三是审计管理集约化,就是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科学组建审计组,优化规范审计流程,实现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执行各环节有效衔接、高效运行,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四是审计成果精品化,就是围绕服务决策需求,改进审计报告模板,开发好审计简报、专报信息等多种“产品”,促进提炼升华审计成果,实现更多审计成果进入领导决策视野,提高审计作用发挥水平。五是审计工作公开化,就是加大审计公开力度,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审计情况和查处问题整改情况,提高审计工作开放性,以审计公开“倒逼”其他政务信息公开。
  另一方面,推进“智慧审计”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审计工作方式改造,建立技术运用、质量控制、综合管理为“一体两翼”的智慧审计平台。以数字化审计技术建设为“主体”,建立云计算审计数据中心,做到数据规范化采集、标准化处理和集中化管理,实现审计数据上下贯通、左右互联;建立审计数据分析中心,研发和集成审计分析软件,建立审计模拟实验室,加强数据的跨行业关联分析,实现疑点问题精准定位;建立审计指挥中心,加强审计关键环节的动态化管控,做到重大问题视频化会商,实现审计全过程的可视化指挥。以智能化审计质量控制平台和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两翼”,在业务管理方面,推进审计内容管理、审计实施现场管理、审计项目审理和审计结果执行等重点环节的智能化监管;在综合管理方面,推进公文、财务、档案、干部管理、党建、廉政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信息化管理。
  第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能力过硬、能打胜仗的审计铁军。一是坚守价值观。切实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价值观,增强审计人员的党员意识、公务员意识和审计人员意识,用正确价值观引领审计队伍。二是锤炼作风。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三严三实”为标尺,以先进典型为镜子,力戒“四风”,锤炼“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树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用良好作风熏陶审计队伍。三是严明纪律。严格遵守政治、组织、廉政、保密和工作纪律,严格监督检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做到人人崇尚敬畏纪律,用铁的纪律约束审计队伍。四是提高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领会能力、查核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用先进能力武装审计队伍。五是整合人力资源。拓宽人力资源开发整合思路,全面统筹厅内人员、市县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以及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建立审计人才库和外部专家库,切实做到集中全省审计资源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