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立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

26.12.2014  16:59

    为了带动公众和全社会绿色消费,引导绿色投资和绿色生产,近日,环保部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3个部门提供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4年版)》(以下简称综合名录),同时向社会全文公开。

  根据国务院部署,自2007年以来,环保部就组织开展综合名录制定工作。此次发布的综合名录是在对历年制定的综合名录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汇总2014年制定的新一批综合名录形成的。综合名录共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以下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包括777项产品;二是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包括40项设备。“双高”产品包含了40余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产污量大的产品,30余种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产品,还有近200余种涉重金属污染的产品及近500种高环境风险产品。   业内专家认为,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有三大意义。一是推动了构建环境损害成本合理负担机制。目前,我国还存在较多“双高”产品,这些产品的大量生产将会累积形成较高的环境损害,构成较大的环境隐患。但是,消除这些危害和隐患应付的环境代价尚未完全体现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实质上构成了不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激发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内生动力。二是引导绿色投资和绿色生产。目前,我国许多环境污染和风险问题,都是在投资和生产这些源头环节形成的。环保部制定“双高”产品名录,旨在引导社会和企业将环保要求融入投资和生产环节的市场决策,限制对“双高”产品的投资和生产,加快绿色转型,推进绿色投资和绿色生产。同时,制定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旨在推动和配合有关部门对企业投资购置环保设备,继续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治污,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三是可以带动公众和全社会绿色消费。随着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全社会对产品本身及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危害、环境风险更加关注,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落实新《环保法》关于鼓励和引导公民“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等有关规定,综合名录将部分环境危害较大的消费品纳入“双高”产品,提示和引导公众减少这些产品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