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举措”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
11.08.2015 12:12
本文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一是强化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依托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信息化三位一体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系统和仲裁员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化应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全部上线办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信息系统操作。
二是提高案件一裁终局率。完善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接机制,研究细化终局案件认定标准和终局裁决范围,联合界定“一裁终局”受案范围相关含义及条件要求,统一终局裁决裁审标准,确保符合终局裁决的案件都按照终局裁决处理。
三是推行仲裁院标准化建设。按照“功能齐全、场所适用、设施完备”的基本要求,以全省首批示范仲裁院建设指标为标准,统一设定全市仲裁庭审场所建设标准、统一调解仲裁庭审室内软硬件基础设备配置,统一全市仲裁员工作着装样式和颜色,统一佩戴人社部统一制发的仲裁员徽章。
四是创新办案方式。加大“巡回仲裁庭”、“流动仲裁庭”工作力度,促进仲裁服务便民化;对简易案件、工伤案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处理;对集体争议及欠薪逃逸案件联合劳动监察支队跟踪处理,提高争议处理效能。
五是优化仲裁程序。推行庭前证据交换和质证制度,优化举证质证环节,简化庭审规则和辩论环节,缩短程序时间;优化仲裁文书写作和送达方式,改进裁决书内容结构,丰富文书送达手段,节约当事人维权成本;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规范仲裁管理。
今年来全市仲裁机构共受案635起,涉及劳动者1519人,其中,非立案处理146起,调解237起,裁决195起,一裁终局57起,结案率100%,为劳资双方挽回损失2884.45万元。
本文来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1.08.2015 12:12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习近平总书记半个月内三次强调“决不能前功尽弃”,有什么深意?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