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红: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现场
2014 年10月11日 上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作了题为《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典型发言。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在文化部和国家图书馆的关心支持下,山东省文化厅在全省推广“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各级公共图书馆启动建设“尼山书院”,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有关工作情况。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文脉传承、教育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尼山书院坐落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之上,始建于宋庆历三年,元时重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现代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文献收藏、整理研究、社会教育的职能,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是广大群众的终身学校和传承延续文明的文化重镇,与古代书院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提出把现代公共图书馆和传统书院有机结合,让古老书院在现代图书馆中焕发青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化思想,履行文化部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职责的需要。 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在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发出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作出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宣言,赋予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山东省文化厅党组高度重视,坚持及时学、系统学、结合实际学,多次召开厅党组会、理论中心组读书会、专题调研座谈会,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谋划贯彻思路。我们深深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已经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思想解放意义、理论创新意义,澄清了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模糊认识,开创了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阶段,是指引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文化部门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职能部门,必须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率先跟进的精神做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文化部门主要承担研究阐发、保护弘扬、传播展示、交流互鉴、创新发展等基本任务,应着力发挥规划设计、制定政策、宏观引导、依法推进等基本职责。山东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化思想、切实履职履责的具体举措。
其次,这是回应群众热情,引导“国学热”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在我国民间兴起了广泛的“国学热”,各地儿童读经、国学班、德育班等遍地开花,反映出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热情欢迎、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总的来说,“国学热”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些活动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缺乏有力和有效的指导。譬如,有的国学班大讲“三从四德”,把糟粕当经典,引起一定争议。图书馆承担着教化人心、传承文明、引领风尚的职责,在这场“国学热”中,应该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成为引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主力军,促进国学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这是让古籍里的文字 “ 活起来 ” ,推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特别是筹备十艺节的几年来,山东省各地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建设大大加强,总数达到153个,其中国家一级馆76个、二级馆42个,硬件条件大大改善。但也存在着日常服务手段不够丰富、传统服务项目吸引力不强、馆舍利用效率不够高的问题,特别是古籍利用率不高。山东拥有古籍近300万册,其中945部国家珍贵古籍、7791部山东省珍贵古籍,数量非常可观。这些宝贵的资源大部分“沉睡”在图书馆中,没有实现有效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开办尼山书院,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走进百姓,有利于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总量,提升服务水平。
在“尼山书院”建设中,山东省文化厅党组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坚持“开拓思路、创新服务,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典型带动”的32字原则,不新建设施,不新增人员,分步骤、分层次扎实推进尼山书院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标准化建设。 在设施布局上,实行“六个一”标准,即各级“尼山书院”都有一个统一标牌,一尊孔子像,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板,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一个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在活动内容上,主要包括“五个板块”:一是经典诵读。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典阅读、经典诵读活动,推动经典诵读进学校、进社区。二是国学普及。通过延请当地专家学者开办国学知识讲座,向群众普及国学知识。三是礼乐教化。通过播放视频、现场表演等形式,进行礼仪教育,普及雅乐和礼仪知识。四是道德实践。举办道德模范人物讲座、先贤英模人物展览,深入社区、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敬老尊贤助残等公益活动。五是情趣培养。广泛开展琴棋书画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活动,现场演示碑刻拓片、古籍修复等传统文化技艺,通过文化体验和专业培训,培养群众的高雅文化情趣。在服务标准上,制定了《“尼山书院”建设与服务标准》,拟订了《尼山书院讲读专家库》、《尼山书院推荐书目》、《尼山书院必备书目》等,初步形成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二)大力整合资源。 聘请许嘉璐先生担任山东省图书馆名誉馆长、尼山书院山长,成立尼山书院理事会,立足图书馆现有工作基础,充分整合三方面资源。一是文化系统内部资源。组织文艺院团、文博单位、非遗传承人等与尼山书院合作,定期开展礼乐教化、传统文化展示体验等活动。二是高校人才资源。积极发动高校专家教授参与尼山书院建设,推进尼山书院与山东人文社科协作体统筹发展,夯实人才和学术支撑。今年9月,省文化厅与山东大学儒学院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尼山书院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书》,率先推进省图书馆与山大儒学院开展合作,打造“馆校合作”模版,逐步在全省推开。三是社会人力资源。建立健全宣传文化、教育、团委、文联、老龄等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参与积极性,积极招募志愿团队,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尼山书院建设。目前,已招募专家团队20余人,征集志愿者队伍380余人,在泗水尼山圣源书院培训教师骨干500名。
(三)创新服务方式。 组织尼山书院教师队伍,走出城市,走进农村,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开办儒学讲堂,促进“乡村儒学”建设,实现城乡联动发展。目前,全省12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00多个村文化大院率先建成儒学讲堂,举办讲座1.6万次,80余万基层群众受益。创新开展国学体验夏令营、“尼山书院艺术体验日”等活动,着力增强书院吸引力。积极建设网上“尼山书院”,顺利开通尼山书院专网,下设圣贤先儒、经典诵读、国艺学堂、国学讲堂等8个栏目、40个子栏目,首批推送1万种国学文献、2千种视频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四)建立激励机制。 省级统筹公共文化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工作较好单位进行奖补。今年以来,奖补尼山书院扶持资金300万元、乡村儒学扶持资金1300万元。把尼山书院建设纳入对地方公共文化覆盖率、国家和省级文化先进县评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公共图书馆评估等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大提高了各级建设尼山书院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市级以上图书馆及三分之一的县级图书馆已启动尼山书院建设,省图书馆及济南、济宁、菏泽、烟台等地已建成尼山书院,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其中,省图书馆尼山书院举办国学讲堂40余场,受众达1.3万人次,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试点单位”。计划到今年底,全省17市图书馆和部分县(市、区)图书馆建成“尼山书院”;到明年底,全省153个公共图书馆全部建成“尼山书院”,在部分图书馆分馆、企业图书馆、民办图书馆中建设“尼山书院”,适时建立全省尼山书院联盟,形成覆盖全省、运转规范、服务有效的“尼山书院”服务网络体系。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尼山书院”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是营造了社会文明良好风尚。 通过系统开展经典诵读、宣讲辅导、道德实践等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力提升了社会公民道德水平。特别是通过在乡村开办儒学讲堂,大力推动了乡村文明建设。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支部书记介绍说,经过一年的实践,他们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二是带动了古籍保护研究利用。 围绕典籍开讲,是尼山书院国学讲堂的重要内容。在尼山书院的带动下,我们启动实施了古籍发掘整理研究工程,通过实施海外文献回归计划、大型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对古籍文献进行保护、研究、揭示,将古籍文献中的精华思想传播出去,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目前,全省共编撰出版古籍保护成果(含非正式出版物)28种50册,山东省古籍修复中心在成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后,又成为3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试点之一。启动《山东儒学文献珍本丛刊》、《山东省图书馆藏海源阁珍本丛刊》等出版项目,取得初步成果。
三是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尼山书院”建设大大拓展了图书馆服务领域,强化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教育教化功能,服务群众能力显著提升。以省图书馆国学分馆为例,尼山书院建成以来,开展活动场场爆满,直接服务群众人数同比增长120%以上。“尼山书院”在软件、硬件方面建成一系列标准规范,为下一步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高校专家教授、退休干部教师、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尼山书院建设,帮助图书馆科学决策、运行管理、开展服务,为图书馆理事会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调动了社会力量积极性。 随着尼山书院建成使用,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社会组织踊跃加入进来。山东济南女企业家李美睿开办国学讲堂,邀请四方贤达、退离休干部教师免费向市民授课,平均每月开课2次,已讲授《孔子六艺》、《国学与家风》等18期,深受市民欢迎。
总之,山东省“尼山书院”建设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真诚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山东指导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做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