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龙口市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14.11.2014  13:29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跨越的转折期,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好地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根本途径和有力抓手。近年来,龙口市围绕发展壮大现代农业这一目标,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全面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全市涌现出了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养大户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在有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全市农业经营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年内,预计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发展到1800多家,经营面积占到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组织带动农户近10万户。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根本,进一步筑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技能培训。以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大力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通过开设固定课堂、专题讲座、专栏科普等形式,按农时加强对农民的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技术下乡”、“科技入户”和科技特派员行动,重点针对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农业经纪人等群体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式的新型劳动者。近年来,全市每年组织各类农业专业知识宣传培训500多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次,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800多户。

  二是强化典型示范。在市外,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分批次组织农村干部群众赴浙江的安吉、德清和省内的寿光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在市内,采取到发展较好的典型样板观摩学习和依托各类专业化生产基地现场传授先进实用技术等形式,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宣传推广。通过市内外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进一步开阔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视野、提升了农业生产技能。近三年,全市累计组织市内外观摩学习50多次,培训农村干部群众近2万人次。

  三是强化职业教育。以本市劳动技校、职业学校为主体,广泛依托各级农业院校、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涉农企业等社会资源,建立起了“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面向全市农民群众的农业技能、创业就业和实用技术等职业教育,推动了农民的传统从业方式向专业化、职业化迈进。近年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累计向社会输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及经纪人才3000多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才突破500人。

  ——以创新经营模式为驱动,进一步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

  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关键是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具体工作中,龙口市立足本地的农业资源及果蔬、粮油、葡萄酒、海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优势,积极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政策资源向农业龙头企业集聚,支持引导企业以产品、技术、工艺创新为动力,通过跨区域经营、品牌化提升、资本化运作、链条式延伸等途径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市已培育壮大了威龙葡萄酒、朗源果蔬、绿杰果醋、大洋水产、润生食品等一批经营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总量达到64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37家,朗源股份于2011年实现了上市,威龙葡萄酒预计明年将实现上市;有123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16个农产品获得省以上著名品牌商标。在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建成了各类专业化基地46处,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2万多人。

  二是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措施扶持和管理服务,坚持软硬实力齐抓、数量质量并重,积极鼓励一些经济实力较强、具备专业技能的村级组织和社会力量,围绕农业产业链条、特色产品、优势品牌和专业服务等领域兴办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同时,深入开展了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创建活动,高标准打造在烟台、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示范社,有效带动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近900家,入社农户达到8万户。其中,省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到6家,市级规范化合作社达到42家,先后涌现出了后霍家草莓、兴龙葡萄、于高种鸡、四农康硒粮油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社强社。

  三是发展扶持规模种养大户。按照科学定位、强化引导、重点培育的要求,在抓好对规模种养大户日常生产技术支持、经营管理指导的同时,坚持把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经过认定的种养大户倾斜,并引导鼓励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将其纳入信用贷款支持范围,全方位加大对规模种养大户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服务力度,加速推动其向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健康成长。近年来,全市规模种养大户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目前已发展到近千户,形成了“清汶”绿色蔬菜、“后徐”无公害苹果种植等一批专业基地和特色品牌。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进一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体系。以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按照“搭建一个平台、编织一张网络、规范一本台账、健全一套机制”的“四个一”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通过扎实开展流转信息收集发布、土地价格指导协调、矛盾纠纷调处裁决、合同登记备案等相关服务,因势利导加快承包经营权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规模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规范有序流转,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已突破6万亩,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15%以上。

  二是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强农服务为根本,着眼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化服务和特色化服务相协调,大力推进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服务方面,在有效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支农作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涉农业务、拓宽融资渠道,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仅今年以来,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20多亿元。科技服务方面,全面落实科技推广责任制,借助市镇两级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积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长期协作服务关系,每年提供各类技术服务达到5000多次,转化技术成果30多项。营销服务方面,狠抓果蔬批发和河东农贸两大市场的功能改造和服务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加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培养力度,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农业展会、博览会,大力开展产品宣传推介,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去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突破了4亿美元。

  三是完善政策激励体系。制定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意见和政策措施,市财政每年拿出100多万元专项引导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品牌创建、标准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扶持力度;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全力支持重点涉农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和镇街工商所办事大厅设立“绿色通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提供“一站式”办结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3户。(龙口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