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搭建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新舞台

19.05.2015  20:03

  备受期待的《中国制造2025》19日掀开面纱。在市场人士看来,《中国制造2025》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对“制造立国”理念的坚守,也意味着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和创新性技术突破迎来新的舞台与市场空间。

  “美国超过70%的创新源于制造业。中国也大体如此。提出制造强国,不是简单扶持哪个产业,引领哪个技术,而是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激发创新,用创新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淀,中国已经是全球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也是全球实体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从“世界工厂”所代表的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给予了清晰的界定和规划。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但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仍然处在“大而不强”的位置,这就需要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对此,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制造2025》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瓶颈,提出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并明确了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

  “其中智能制造是一个主攻方向。”苗圩说,当前中国正在组织开展有关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计划,预计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此外,中国还将从体制机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多个方面,保障和支撑制造业发展。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迎接《中国制造2025》的准备。在以制造业集中著称的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们已经提出和实施了一批机器人替换、无人工厂、智能工厂的市场计划。

  工厂位于顺德的东莞沁峰机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师陆俊君说,这家企业研发的用于电子行业的自动组装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单价从最初的10万元人民币降低到了6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许多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减少用工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利器。

  在中国企业和经济学者看来,也正是因为结合中国制造业自身的特色、立足于激发先进高端技术和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全面活力,“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工业4.0”等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构想的简单翻版。

  苗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表示,《中国制造2025》面向制造业全行业,不仅学习德国经验,也参考了美英等国在先进制造方面的理念,“比如与德国工业4.0相比,机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而我们不仅要推进智能制造,通过互联网来提振产业,更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

  展望未来,依托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领域,《中国制造2025》将发展成全球高端制造业合作共赢的舞台。德国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法兰克福ESK公司商业部门经理米克·海德里奇就说,在他看来,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等发展框架的支持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成为欧洲同类企业最为青睐的合作伙伴。

  “特别是像华为、中兴这样擅长用信息化技术将孤岛一样的机械设备连接起来的高科技企业,正是当前全球市场最需要的。选择和中国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已经是德国企业必然的选择。”他说。

  原标题【 中国制造2025》搭建全球高端制造业发展新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