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落实全省发改研究班及全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情况

03.02.2016  12:31

编者按:

今年全省发展改革工作研究班上,省发改委党组对全省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明确要求:“既要在宏观层面出好主意、当好参谋,又要在操作层面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总的来看,各市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态度认真、行动迅速、主动担当、成效显著。其中,威海市发改委强化精准落实,加快定位转型,加速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先后4次向省发改委反馈落实情况。

按照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对威海市发改委在全省发改系统内通报表扬,希望全省发改部门借鉴吸收其经验做法,振奋精神、积极作为,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应有贡献。

全省发展改革工作研究班和全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威海市发改委严格按照“定位转型、从严从实、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迅速行动,紧紧围绕“大兴学习之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发改工作全面创新突破”这一主题,强化精准落实,加快定位转型,各项工作任务加速推进,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一、围绕能力提升抓落实

坚持以“当好参谋、统筹协调、服务大局、科学考核、规范行政、积极作为”为准则,不断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努力实现新常态下新作为、新面貌、新气象。

一是以学习考察促能力提升。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严格制订学习计划,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向书本学、“请进来”学、“走出去”学等方式,着力补齐知识短板、消除本领恐慌。10月份以来,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海洋经济发展、PPP项目运作、对外开放合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重点,由各分管领导带队,先后到江浙、福建、珠三角等地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明确了思路;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对当前重点、热点领域的政策、信息进行讲授、解读,在全市发改系统成功举办“互联网+”与智慧健康养老、“工业4.0”智能制造与企业创新等专题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委内学习配档表安排,并认真选取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以顶层谋划促能力提升。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研究,努力在更高层次上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近一阶段,重点抓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学习研究,全面对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切实读懂吃透上级发展理念、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安排了经济建设、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对外开放、社会事业、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筛选确定了威海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莱西-海阳-荣成高铁等一批重大事项。目前,正在抓紧修改完善,力争编出一部契合上级要求、符合发展规律、反映社情民意的高质量规划,引领全市未来五年科学发展。

三是以试点创建促能力提升。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家级试点开展申报创建工作,以此推动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从组织保障、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政策。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成立市社会信用管理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对人员编制给予充分保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2016年底初步建成“一网三库一平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目前,正在加快完善“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指导荣成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信用体系“五个‘三位一体’”建设,并将工作经验推荐上报。近期,全国已初步确定7个城市列入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成市是唯一的县级市。

二、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落实

严格按照省委“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以全省发改工作研究班、全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用心领会,精准落实,全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主动仗。

一是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充分结合“项目集中开工落地活动”,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对促投资稳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前三季度重点项目建设观摩,坚持每月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定期更新项目现场影像档案,突出对项目开工率、新上项目和投产项目、实物工作量的考核,督促各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截至10月底,全市41个国家重大工程包项目加快推进;5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5%;17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9.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同时,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分行业、分领域建立项目储备库,抓好资金保障。重点跟踪国家新成立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省里设立的17只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抓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PPP项目、债券发行等三类资金争取,研究制定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三年滚动计划,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向重点领域建设,力争全年获批各类资金82.8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努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今年以来,共支持企业建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创新能力建设项目3个,3个项目入围省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5个项目入围服务业领军人才团队。当前,正在努力抓好省级海洋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在建的24个国家、省新兴产业项目。加快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每月召开服务业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强化行业、企业分析研判。跟踪服务好已完成主辅分离、并纳入限额以上服务业统计的200家企业,安排企业主辅业分离专项补助资金,确保企业分得出、留得住、做得强。前三季度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居全省第3位。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出台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准备按照“一业一策、敲开核桃”的方式,逐行业制订转型升级方案,尽快补齐短板、增量扩容。同时,研究建立服务业重点企业数据调度体系,筛选300家重点企业,实施“月调度、月分析、年终考核”的动态管理。

三是紧密对接上级政策。为有效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研究起草了威海市《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当前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实施意见》重点围绕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公共服务等7个重点领域,提出17条政策措施,储备了26个PPP项目、总投资225亿元;《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强化重点项目投资拉动等七大方面,提出了30条政策措施。9月份,两个文件均已由市政府印发实施。1-10月,全市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6项在全省位次同比前移,5项位居全省前五位。下一步,将重点抓好监督指导,确保各项政策全面落实,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三、围绕作风转变抓落实

比照“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热度和有气度的发改人”标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和奉献自律意识,坚持求真务实,持续推动作风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抓服务。牢牢把握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机遇,瞄准重点、难点问题,认真谋划思路措施,争取率先突破。围绕合作载体建设,编制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以东部滨海新城和经区、临港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区,在其它区市规划建设中韩现代服务产业园、中韩平行合作产业园、中韩文化旅游产业园、中韩健康养老产业园、中韩综合保税物流园等特色园区,构建“一核多园”的空间布局,推动韩国优势产业在开放试验区内集聚发展,即将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围绕发展瓶颈突破,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威海市地方铁路办理过境集装箱业务的关注和支持,当前,正在积极做好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来威开展专题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动海铁联运,打造对韩国际航运枢纽,推进“韩-鲁-新-欧”通道建设,努力提升威海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

二是围绕重点区域建设抓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年初,与环翠区、高区、经区、东部滨海新城等区市、重点区域创新建立重大事项会商机制,确定57项年度会商重大事项,并分解到科室、纳入考核,帮助区市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四个“三年突破”等战略实施。10月份以来,对会商事项进展进行了全面调度,并进一步督促各责任科室、责任人,确保会商事项按计划推进。截至11月底,57项重大事项有序推进,大部分事项在商定基础上实现突破;以上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处于较快水平;六大重点区域共有57个基础设施项目、65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4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1%。

三是围绕企业脱难解困抓服务。今年5月,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牵头实施了联系服务企业行动,研究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制度,与其他24个市直部门、各区市一起,对口联系服务六大行业、1080家企业,为每家企业各配备一名部门联系人,协调推进走访调研、摸排解决问题、宣传解读政策等重点工作,截至10月底,累计走访调研3800余次,解决困难问题550余条,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有所缓解、发展信心明显增强。10月份以来,按照省发改委“联系服务千企”活动和全省推进重大项目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又筛选确定了60家重点企业进行联系服务,并在监测生产经营情况、有效对接优化政策、指导策划储备项目、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上进一步细化了目标、强化了措施,并召开了联系服务企业行动联席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6%、6.3%、5%;中小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7.8%、10.2%、8.3%;外贸企业进出口实绩增加,全市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