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转型下的城市“赛跑”

23.10.2014  15:08

 

  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成果之一,在全国地图上不断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城市之间你追我赶、各展所长。如何在竞争的道路上争先进位、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既是城市管理者的谋政主题,也往往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与一般城市相比,副省级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拥有相当于省级政府的职权,在享有的政策和资源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要素集聚性和规模化效益更强。同时,由于在发展中承载了直辖市和外向型程度较高的沿海地级市的双重竞争压力,在现行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下,副省级城市争先进位的压力更大,在新一轮发展中的竞争意识更强。
  近日,本报记者对15个副省级城市近年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一方阵城市的角逐既具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它们发展模式的选择,对省域内和同一个都市圈内的城市都具有示范性。
区域地位 多是核心城市 肩负带头重任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向纵深发展,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历史也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就越强。
  仔细打量这些城市,不难发现,它们多为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发挥区位的比较优势,是15座城市发展战略关注的焦点。
  国家大力扶持副省级城市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这些城市本身。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只能选择部分城市重点扶持,并通过它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试验”改革的路径。更重要的是,等到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依托这些城市来带动周边的发展,从而实现“由点到面”、“由先带后”的全面发展局面。
  而对这些城市来说,带动周边发展,不但不会成为负担,反而会通过优势互补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以济南为例,山东省出台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赋予济南“一个核心、一个高地”的发展定位。根据规划,省会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5%;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左右……在《关于落实〈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济南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发展目标。
  在山东,与济南同处于“副省级方阵”的青岛,同样被列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根据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广东处于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域。经过30多年的奋力拼搏,广东崛起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产业圈。
  在我国东部,还崛起了以杭州、南京、宁波为骨干的长江三角洲产业圈。其区域间的各城市各自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并且相互互动融入整个产业圈,同心协力打造产业圈完整的经济链。
调整结构 瞄准新兴产业 加快产业聚集
  “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就该解决吃好的问题。”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具有多方面优势的副省级城市已不仅仅满足于“”的扩张。而先期的发展,既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的转型指明了方向。分析这15个城市近年来的发展战略,可以清楚地体会到这样一种鲜明的个性化特色:紧紧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的这条主线,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创新等,展开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布局。从整体来看,这些城市一方面在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把握新的机遇,力求在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取得发展新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多个城市显现了大思路与大手笔。
  例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广州市确定了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全力发展汽车、精细化工等十大重点产业。2013年,广州会展业持续活跃,展览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310.24亿元,增长12.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3%,电商企业交易额超万亿元。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新机遇,一些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15个副省级城市均将目光瞄准这些产业,以期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求得主动。环保、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养老、旅游、文化等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以及总部经济,成为副省级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新着力点。比如,南京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发展新型显示、北斗卫星导航、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六大类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产业积聚现象日益明显。产业积聚形成的“产业群”能够带来巨大竞争优势,其形成的聚合力和爆发力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合理的、科学的、符合规律的产业经济是保证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懈的力量。各副省级城市,凭借自身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以及多年的产业发展经验,逐步建立起多个产业群。
深化改革 中央定调子 地方来唱戏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全国各地先后颁布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地方改革文件。各副省级城市在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之外,都提出了自己的特色口号,这些提法多与该地区长期以来的发展目标或者中央的精神相一致。
  查阅各地改革版本,发现不同城市的表述虽有细微出入,但基本精神完全与中央一致,都将“经济体制改革”放在首位。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突破口的选择都是行政审批。深圳提出编制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运行流程图,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减、放、转”,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宁波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权限,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济南则明确“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再取消行政审批30项、审批要件148项、行政备案事项27项、行政事业收费33项”。
  在经济领域,各地着力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深圳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青岛将制定实施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大连将加快以混合所有制为重点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清理、废除各种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推动非公企业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扩大开放 提升开放度 积极走出去
  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城市的国际化进程,是副省级城市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在近年的发展战略中,深圳、大连、青岛、宁波、沈阳、济南、哈尔滨、厦门、成都等多个城市都高调提出继续推进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战略设想。
  当然,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国际化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不断推出新的优惠政策加大引进外资。比如说,厦门市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加快形成高标准、便利化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大连一方面构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平台,另一方面积极申办建设大连自由贸易园(港)区,抢占对外开放的制高点。深圳市则加快建设前海开放发展新平台,高质量推动前海开发开放全方位突破,建设深圳质量典范区。
  而且,这些城市还扶持和鼓励本地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比如,青岛的海尔、海信在海外建立产业园区,青啤也在海外建厂,并培育出了“青岛建设”、“青岛劳务”、“青岛服务”等国际品牌。
  在靠沿海相对较远的地区,城市的国际化发展主要以加快引进外资先进企业、构建外资产业园区为重点。比如,济南济北开发区台湾工业园成为山东省第一家省级台湾工业园,园区已有旺旺集团、统一集团、耐斯集团等数十家台资企业入驻,成为济南对台招商新高地、台企聚集地。成都则把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作为重点,截至去年共有25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
  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先行者和受益者,现有副省级城市提升新阶段开放度的举措,可谓中国未来走向全方位开放的一个缩影。
相关链接
  副省级城市是地方政府机构的行政级别之一,其行政级别为副部级,仍受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城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城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副省级城市政府拥有省级政府的权限,但行政上副省级城市与其他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样纳入其所在各省的管辖之下。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
章丘法院:拘留2人 讨薪10万 让农民工暖心过中秋
  今年中秋节前,为了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节,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