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的山东故事:一名特级教师的教改实验
08.05.2015 10:38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来源: s.news.bandao.cn
教育改革与每个家庭休戚相关,历来备受关注。2014年12月,我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分9部分37条,主要内容体现在课程教学等7个方面的改革上。
《意见》旨在推进学校管理向教育家办学转变,考试招生向多次机会、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转变,教学方式向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转变,评价标准向育人导向、多维综合转变,监督机制向社会参与、主体多元转变。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从教20年时,省特级教师董梅陷入深深的困惑中。
那是2012年,董梅还是潍坊高新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兼实验学校副校长。研究怎么教,她功成名就——38岁的她,已是省教学能手。如果就这样走下去,“工作轻车熟路,生活安逸舒服”。她困惑什么呢?
困惑之一是上初三的儿子。一谈学习,儿子就把课本不耐烦地摆在桌上:“谈吧,反正我也不懂。”她一再追问:“不懂为什么不问?”儿子哭了:“哪个孩子不想学好?都想学好!”
董梅彻夜难眠。为什么内心渴望学好的意念化作不了学习的动力?是她作为母亲的失职?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困惑之二为一年一度的优质课评选。经常当评委的她,看到的是一级一级推上来的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学生却木然以对。一次观摩语文优质课,老师讲钱学森的故事,不是启发学生自己感悟,而是直白地告诉:这是一份浓浓的爱国之情。
她反思:这种评选导向是否会让学生走向盲从?让孩子自己的想法、创意渐渐消失呢?
她不愿意再按老路走下去了。
机会来了,2013年春,潍坊高新区和市教育局将潍坊高新国际学校选作试点,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向学校全面放权。学校聘请董梅为执行校长。
改革之初,有各种不理解的声音。最困难之际,时任市、区教育局长宣布潍坊高新国际学校为全市唯一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潜台词不言自明:学校觉得怎么有利于孩子成长就怎么改,出了问题教育局负责!
有这样宽松的办学环境,2013年寒假,董梅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先在初中毕业班实行“选课、走班”。这意味着,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室拆除了讲台,老师的办公室也取消了,就在教室办公,整天和孩子们泡在一起。
这还意味着,学校要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与整合。上课先发WORK合约——学生学习的任务清单并附有帮助学习的辅助读物,老师只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去讲。灌输和服从变为唤醒和发现。
看到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满意度都近乎100%,看到学生在心愿卡上写下“希望天天上学”,老师的积极性越发高涨。
2014年中考成绩出来,一半以上学生考入潍坊一中,事实证明:自主学习的孩子考试成绩更好,自主课堂更能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转出去的孩子又转了回来,有外地家长也舍近求远,送孩子来这所学校。北京智舟律师事务所一位女律师,孩子本来在比潍坊更发达的城市读书,在这里听了几天课觉得找到了理想学校!去年一过暑假,她就把孩子转来,
陪读之余,还在潍坊开办了律师工作室,动员丈夫把生意转到潍坊。
学校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
传统学校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行政色彩太浓。董梅果断实行扁平化管理,把关乎办学目标的10大区块单独设立中心,由名师担任中心主任。这让学校回归业务本位的轨道。她惊讶地发现:“各中心的教师现在像当年获得责任田的农户一样干劲十足。”
孩子们上课是班级的成员,一下课就变成“家族”成员。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学校让不同年级的孩子,组成一个个“家族”。学生根据年级高低排行,九年级的学生做老大,依次往后排。学生随着年级增长,从低到高体验不同的角色和责任。老小可撒撒娇,老大就得学会关心人。这非常有利于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
课堂之外的一切活动都在“家族”中完成的,“家族”的一切事务高度自治,孩子们商量着来。每一个“家族”中配一位老师,担任“史官”,只是负责记录家族的活动,没有指挥和决定权。学生自治,看来事小,实则重大。因为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一颗民主的种子。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徐友礼说,潍坊高新学校虽小,各级领导和学校老师却付出很多,因为我们搞的是面向个体的教育,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
山东故事之教育篇评论:教改深处应“见人”
□ 本报评论员 任宇波
从过去摸索“怎么教”,到现在研究“怎么学”,提倡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一位潍坊名师的艰辛“蜕变”,是对基础教育内在规律的一次探索,也是教育改革“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鲜明体现。这种直接指向人,高度关注人,处处“见人”的做法,是山东教改不懈探索的一个缩影。
本文来源: 半岛网
08.05.2015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