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地"的历史新跨越

22.09.2014  09:17

  新华网上海9月21日电 题:“改革高地”的历史新跨越——来自上海的深改报告

  新华社记者姜微、徐寿松、何欣荣

  凌空展翼的鲲鹏——通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标志性轮廓,在九月的艳阳里分外生动,势上云天。

  扬帆进发的巨舰——从陆家嘴金融城畔的浦江激流,到洋山港区的东海烟波,6000平方公里的上海,宛如一艘风帆满满的改革巨轮,驶向深水,搏浪探路。

  “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纵惊涛骇浪,当勇往无前。从自贸区到国资国企改革,从司法改革试点到政府自身建设,从教育体制改革,到文化、科技体制改革……今日之上海,改革画卷波澜壮阔:各项改革相互配套、协调推进,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上海要坚决承担起中央赋予的改革实验田责任,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先行先试、试出成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明确表示,改革会有风险,但最大的风险是不改革。

  改革风云在浦江激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再次使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成为领跑者。

   历史方位:国家战略下的改革开放排头兵

  长江与东海交汇处,是举世瞩目的上海自贸区。今天的自贸区,虽已不复挂牌之初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但每月仍新注册700多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制度创新、种苗圃……伴随自贸区的成长,一系列新的改革理念、术语在全国广为传播。

  “把上海改革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大背景下来思考和谋划,这是上海改革的一贯特色。”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一语道破“密码”。

  改革路上勇担当,这份责任源自中央的殷殷寄托。“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上海的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这意味着上海改革先行先试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这份责任源自高度的自觉。“上海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上海市委认识到,上海开放度较高、转型发展较早,遇到的大多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新情况新问题,当下上海最大的红利就是改革,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唯有率先以改革开放突破发展瓶颈,才能开创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国资国企改革20条,探索将整体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带动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潮。

  这份责任源自历史赋予的使命。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于上海迈向改革前锋的历史进程,王战条分缕析:上世纪80年代,当东南沿海率先改革时,上海以“长子”身份贡献全国财政收入的1/7,稳住改革“大后方”。上世纪90年代,通过浦东开发开放,带动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2008年以后,又陆续推出“营改增”、家庭农场和自贸区等重大改革,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如今,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一刻不停步。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千帆竞发、奋楫争先的生动画面:自贸区改革大刀阔斧,市场主体热烈响应,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次第推出。司法、教育改革在全国率先试点,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样本。国资国企、文化体制改革衔枚疾进,带动资本市场热流翻滚。科技体制改革大胆求索,朝着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方向稳步迈进……

  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每一步都着力先行先试。华东师大教授杜德斌说,当前,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方兴未艾,全球创新空间和分工体系处于“大洗牌”的前夜。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在此基础上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既是上海自身转型的要求,更是国家战略所需。

  从浦东开发开放到上海自贸区,从之前的“四个中心”建设到最新的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使命贯穿改革历程。“相比以往,当前的改革更加自觉,更加超越自身,更具有引领性。”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如是评价。

   全国坐标: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高地

  金秋九月,上海市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实施新的高招方案,高考不分文理科、探索多元录取机制。这项牵动亿万学子和家长神经的改革试点,将直接为全国教改铺路。

  教改不过是最新一例。制度创新、复制推广一直是上海改革最显著的特色、最坚定的追求。

  上海的决策者认识到,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必须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核心,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要求,形成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扎扎实实为国家全面深改作出更大贡献。

  率先改革,率先试出成果,率先形成示范效应,在上海蔚然成风,成果初现——

  制度创新,激发出了市场活力。作为全国的改革高地,上海自贸区推动制度创新,彻底扭转了以往的政策优惠思维: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四大创新制度的建立,市场主体对此“高票赞成”:截至8月末上海自贸区内新设企业数量逾1.2万家,超过原上海综合保税区20年的注册总和。

  制度创新,配合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就业人数却稳步增加,给宏观调控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就业新常态”与服务业大发展密不可分。这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2012年上海率先启动的“营改增”试点,以制度创新为服务业清除税制障碍,2013年,堪称“岗位摇篮”的第三产业占比历史性地超过二产。

  制度创新,契合了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率先在全国试点的上海司法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完善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基层法院检察院经费统一管理等五项制度。“这不是司法机关内部的改革,更不是上海一地的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海法学会副秘书长汤啸天说。

  制度创新,最终是为了推广。“如果只是孤岛式、盆景式的制度创新,就失去了先行先试的意义。”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说。去年8月,“营改增”从上海推广到全国试行,随后,实现了从地域到行业的复制。年初至今,借鉴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多地推出“权力清单”,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廓清。3月起,自贸区的工商登记注册新规在全国正式实施。年中,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实施的14项监管服务制度创新陆续向区外复制推广。

  观察人士分析,上海的改革大致分三类:自上而下、需要顶层设计的改革,如户籍、计划生育改革等,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推进;自下而上、允许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如社会治理等,大胆探索;介乎二者之间,中央部署、地方试点的改革,如自贸区改革等,积极争取中央部委的支持,努力试出成果。特别是第三类改革,上海在全国承接得最多,较好地突破了改革的“中梗阻”现象,着力成为全国改革的范本。

   全球视野:市场取向、开放倒逼;全国前头、世界前列

  撼泰山易,推深改难。难就难在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正如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所指出,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全面深化改革会触及各方面的利益,必然引起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的深刻调整变化。

  年初,上海全面深改小组成立,下设8个专项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改革坚决向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开刀,而第一刀就砍在政府自身上,毅然实现“三放’:行政审批放手、投资领域放开、监管重点放后。

  这是改革的路径:市场取向、开放倒逼——

  凡市场能决定的,就交给市场。凡社会有能力承担的,就放给社会。同时,始终将改革与开放结合起来。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说,上海的改革历程,就是一个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目标,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历程,同时也是一个以开放成功倒逼改革的历程。自贸区的深意,正是提供了一个开放倒逼改革的机制,通过推进一系列制度创新,努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倒逼其他区域加快改革创新。

  这是改革的策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既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联动性,以确保改革顺利实施。今年初,上海市委提出经济社会、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等8大领域的160多个改革事项,列入工作要点清单。又明确以局部先行先试为先导,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这是改革的保障:法制思维、绩效评估——

  改革的红线意识、底线思维何以体现?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有第三方的绩效评估。譬如自贸区建设,今年下半年上海市人大通过了自贸试验区条例,在全国首开先河。在多项改革中,上海引进了列表式管理。每项改革都有个列表,列明以前的制度怎样,改革目标是什么,推进程度如何,责任部门是谁。在此基础上,月有小结、年有评估。

  上海市长杨雄说,在自贸区带动下,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努力“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呼应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国家战略,上海将成为内外联接的全球节点、中国走向世界的友好界面……

  站在新的起点上,上海这座改革高地,将不辜负中央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希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勇当排头兵、实现新跨越! 

  原标题【 改革高地”的历史新跨越——来自上海的深改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