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供给侧 务求必胜战犹酣
动真碰硬方能攻坚克难,破局开路是改革创新的前提。
久久为功终可滴水穿石,朝夕必争是转型升级的要义。
痛定思痛、当断则断,去产能开启浴火重生的新端;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去库存释放传统引擎的新潜能;积极稳妥、守住底线,高杠杆不能任性生长;做好减法、做优加法,降成本释放市场新活力;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补齐“木桶”盛满水量。
“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是新一轮改革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调研时强调:“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在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
拉长补短,韧劲足,力度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发力。
提质增效,涉深水,攻远山,“三去一降一补”实现破题。
凝神静气,持彩练,舞斑斓,结构调整按下了快进键。
1000个夙夜在公的日子,我国各领域改革不断提速,供给侧变革力、平衡力、稳妥力、行动力、创新力协同并发。一条条破空而出的彩练,正擘画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蓝图。
凤凰涅槃 羽化成蝶
“去产能”以“变革力”提质增效
去产能任务仍然艰巨,决心不能动摇。正如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上强调,“中国在去产能方面,力度最大,措施最实,说到就会做到。”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与钢铁行业。
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约束等影响,近年来我国煤炭、钢铁需求不断放缓,产能严重过剩,制约了行业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煤矿产能总规模为57亿吨,但同期的消费量却只在40亿吨左右。伴随煤炭价格的“断崖式下跌”,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440.8亿元,缩水过半,行业亏损面超九成。
煤炭行业也是重灾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利用率不足67%。钢材价格持续下跌,2015年会员钢企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过半。
业界普遍反映,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钢材卖出了白菜价。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去产能迫在眉睫。
痛定思痛,当断则断。去产能虽然像壮士断腕一样痛苦,国家对去产能的决心却是斩钉截铁。权威人士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去产能的目标:从2016年开始,我国要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用3到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职工安置工作是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环节,做好职工安置非常重要。中央反复强调,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为此,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此外,针对化解过剩产能的难点和痛点,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人社部、银监会等8大部门,围绕财税金融支持、职工安置等问题研究制定了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 各省区市已签订去产能的“军令状”,没有完任务的,将被严肃问责。
有了政策的支持,企业下决心对过剩产能彻底关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约10%,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国钢铁去产能1300多万吨,已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煤炭行业共退出产能7227万吨,为全年目标的29%。
分类调控 因城施策
“去库存”以“平衡力”释放潜能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在日益显现,供应结构与需求不匹配造成库存大量积压,城市分化严重也成为突出问题。
数据显示,2016年2月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加至73931万平方米,达到历史高点。在建的施工面积至少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消化掉,而这些库存又主要集中在土地供应充足,市场需求少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中央把去库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以来,国家从供应端发力,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行购租并举,允许房地产企业租赁住房等加快去库存;同时在土地供给方面,要求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的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对房地产库存较高的城市,减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应,通过分城施策精准去库存。
一些库存量较高的城市也陆续出台因地制宜的措施,刺激需求释放。今年上半年,山西、内蒙古、广西、海南、福建、安徽等16省出台不同力度去库存配套政策,从土地、住房租赁、棚户区改造等方面释放新需求。
多方政策的合力下,房地产去库存效果初步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0870万平方米,已经连续6个月减少,累计减少3000万平方米左右。
从房价看,今年以来,处在“冰点”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楼市的火热从年初北上广深向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等二线城市扩展。过快上涨的房价,带来库存消化的同时,也可能带动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同样需要警惕可能带来的新库存。
为此,国家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实际情况,要求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今年以来,一些房价涨幅过快的一二线城市相继加强调控。先是一线城市上海、深圳推出楼市收紧政策;而后,热点二线城市调控加码,厦门、合肥、南京、苏州等二线城市,政府已先后出台调控政策,或提高首付比例,或限购住房套数,或对土地拍卖做出新规。
最近两个月以来,部分城市房价涨幅在回落,尤其是在一些限购政策出来后,加之前期消费潜力集中释放了一批购房需求,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回落,前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去库存是场持久战,压力依然存在。去库存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守住底线 挤掉泡沫
“去杠杆”以“稳妥力”彰显智慧
高杠杆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挥之不去的隐忧。债券市场一些企业债出现违约,房地产市场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非法集资领域案件高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都与杠杆率较高紧密关联,去杠杆势在必行。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5月9日的文章中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摒弃“放水漫灌”思想,已成为共识。权威人士指出,“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近年来,央行一直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和中性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M2预期目标是13%左右,仍属稳健的安排。
去杠杆关键在企业,难点也在企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相对偏高,债务率高达156%。特别是资金密集、产能过剩行业,到期债券密集出现,金融风险敞口加大。
该怎么办?权威人士指出,对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多位专家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去杠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原则,同时政府应发挥市场建设者和社会保障的作用。其中,破产制度的供给是企业去杠杆,恢复活力的关键一步。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认为,这将有利于让破坏市场信用链条的交易者及时退场。
事实上,寻找市场最大公约数,统筹推进改革,从来都是极具智慧考验。去杠杆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积极稳妥、精准施策。中央明确将“去杠杆”、“去产能”与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联系起来。具体到个案上,可能会是一个从市场角度、政府角度、社会稳定角度共同考虑且形成共识的可行性方案。
做好减法 做优加法
“降成本”以“行动力”惠及实体
“现在进行联合登临查验,一次办妥,每年为企业省下的费用可达1300多万元。”广东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得益于东莞“陆、水、网”三位一体的“三互”大通关改革,企业各项成本逐步降低,市场环境也更趋健康。
企业可盈利,有活力,经济才能有持久的发展动力。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降成本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落实降成本的任务,解决的根本办法得依靠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在不少领域仍面临着较高成本压力。多数企业反映“制度性交易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重”等问题显著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15年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79%的企业反映“人工成本快速攀升”,66%的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此外,反映“税费负担重”“招工难”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54%和43%。
着眼于此,中央把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
今年以来,我国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涵盖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税负、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全面启动营改增、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工商业电气价格等,全方位为企业减负。今年8月,国家又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三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地方层面的降成本方案也在密集出台。据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降成本工作方案和目标。其中,广东力争到今年年底为企业减负4000亿元,天津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580多亿元,江苏预计今年可为企业减负1000亿元,江西预计将为企业减负500亿元,贵州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700亿元以上……
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求政府加层面的改革创新,更需要企业的“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其中。国家大力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引导企业管理创新和精益生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成本;加强先进技术推广,鼓励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只有外部内部同时发力,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应该看到,此前出台的降成本政策措施已经开始收效。据统计,今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3元,同比下降0.1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7%,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
降成本需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此前已取得的降成本成效基础上,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发力,降成本方案的落实将会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动能。
创新驱动 改薄托底
“补短板”以“创新力”夯实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近年来,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兴科技产业虽增势强劲,但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放缓,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等,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
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补上这些短板。中央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扩大有效供给,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就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木桶容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必须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来一个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多省出台供给侧改革“补短板”具体行动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其中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比如,贵州提出,今年要完成技改投资700亿元,而四川则在省级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10亿元,专项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补助。上海提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有活力的工业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浙江提到,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核心产业、金融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产业;贵州将重点放在发展大数据产业上,发展目标是规模总量年均增长20%以上。上海表示,要充分发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建立本市各产业园区合作交流机制,更好地促进项目落地和产业布局优化。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与创新的关系,指明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需要把我国创新驱动的人才短板补上来。
今年3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多项措施,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此后,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在管理体制、引进使用、培养支持、评价流动、激励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加创新驱动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补齐短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必将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实改革任务的攻坚期,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万山圈子里”,遇到问题更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唯有大力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方能“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