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救助信息放朋友圈遭质疑 院方:电话多是问真假

13.05.2015  11:07

  “各位请帮忙发一个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从即日起到12月15日免费给0-14岁患有肢体残疾的贫困家庭孩子做手术,名额有限。举手之劳,爱心传递……”近日,一则慈善救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载,也再次引发了朋友圈的“信任危机”。

  调查:信息准确无误,确有此项救助

  “这次不会又是假的吧?”“现在都不敢信了!”这则消息引起了很多市民的质疑。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求证。

  记者拨打信息中所留的咨询报名电话。接电话的女子称是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的,该科正在开展这项活动,如果家有患儿,年龄、家境、病情符合要求均可报名,“我们本来是做好事,现在被很多人怀疑是骗子,还真有些委屈。”随后记者向济南军区总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求证,对方表示这则信息准确无误,该院确实在进行这项慈善救助项目。记者又联系到脊髓修复科康复中心主任刘鑫,他称,这则信息是11日由该科室医生发到朋友圈的。

  院方:电话一个接一个,多是问真假

  “这个慈善救助项目已开展多年,其实2013年我们也在微信上发过,但没引起那么大反响。这次再发,影响出乎我们意料,我们在信息中留的是我们科护士站电话,这两天电话一个接一个,现在我们已有些应接不暇。打电话的有患儿家长,也有很多是来求证信息真假的。”刘鑫说。

  刘鑫表示,此慈善救助项目名叫0-14岁肢残贫困儿童抢救性手术康复项目,是由省残联发起的,济南有很多家项目定点救助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只是其中一家。“没发朋友圈前,很多市民不知道,报名的人不多,好的项目没人能受益,所以才想了这个办法。”他介绍,目前0-14岁的残疾儿童中,肢体残疾儿童所占比例最大,很大部分肢体残疾儿童能通过康复训练得到自理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开展这项活动的初衷。相关链接

  三招教你辨别朋友圈真与假

  一看是否是老帖。一些陈年旧帖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不同的人稍加修改更换个地点后再次传播。

  二看信息源是否可靠。通常,文章结尾会署名或标明来源,而谣言常未标注具体时间和来源,习惯用“昨天”“今天”等模糊概念。

  三是找相关部门。大家可与消息中提及的相关部门核对信息。 (刘丹整理)背后探究

  为什么不被信任?

  朋友圈里谣言多欺诈套信息的都有

  “不会又是假的吧?”这已经成了不少市民看到朋友圈里转发信息时的第一反应。不怪大家起疑,实在是微信朋友圈里存在着不少谣言。

  市民陈女士说,她曾在朋友圈中看到过一条“女孩走失”的消息,上面还有联系电话。她在朋友圈中转发了此消息,并呼吁周围的朋友帮忙寻找,但最后证实是假的。

  市民赵先生也曾收到好几条关于“把这条微信转发10遍,你的手机账户上就会多10元钱”的信息。“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反正也不花钱。”他说,自己将此信息转发了10遍,但是手机账户上的钱并没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诸如“帮忙寻找走失孩子”、“有人找商家要发票中了20万元大奖”等信息,虽然看似可信度不高,但用户难辨真伪,很多人抱着“有益无损”的态度频频转发。这样一来,未经核实的消息便大肆泛滥。

  那么,造谣的目的是为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信息话题多与个人利益相关,且多以好心人为诉求目标。“这些信息一类涉及欺诈,不法分子或留下吸费号码,或套取手机信息;另一类是为了博取转发量、关注量,故意诱导舆论。”山东国曜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硕说。

  高硕表示,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媒介,都不是法外之地。无论编造还是明知虚假信息还转发的,当造成重大影响时,该行为都可定罪。一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即使捏造者、传播者都不是故意的,也可能会被追究刑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