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矿难救援专家:从业30年来遇到的最复杂救援

01.02.2016  17:30
1月29日晚平邑石膏矿救援现场 - News.E23.Cn
救援人员准备下放吊绳 - News.E23.Cn
21时21分,第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 News.E23.Cn
救援工具 - News.E23.Cn
现场的胶囊罐笼能够容纳一人,下放到井底后,可将被困人员安全顺利升井。 - News.E23.Cn
来源: img01.e23.cn

1月29日晚,平邑石膏矿救援现场,现场工作人员高度紧张,秩序井然

1月29日20时许,救援人员准备下放吊绳

1月29日21时21分,第一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救援防护措施包括头盔、腰带、防磨鞋子与防护服、以及护肘护膝等

此前,救援计划包括将救生罐笼下放到井底等多种方案

  “自我从业30年来,这是我遇到的最严峻,也是最困难的一次救援。”

  在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救援基地专家杜兵建看来,此次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情况复杂、难度大、风险高、极富挑战性。

  他向记者讲述了救援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持续塌方,井下涌水,钻头被卡……“即便是从事救援工作也有十四五年了,这样复杂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山东省平邑县玉荣商贸有限公司石膏矿,因邻近的废弃石膏矿采空区坍塌引发矿震(国家地震测报震级4.0级)发生坍塌,29名作业人员被困井下。

  此后,事发矿区持续塌方,有的落石重达十几吨、甚至几十吨,导致井筒严重扭曲变形,通向被困人员的井底巷道几乎完全堵住。在事故救援早期,一线救援人员先乘罐笼尽量靠近塌方点,然后采取先掘进后支护的办法实施救援,事故发生一周后累计修复掘进救援通道354.5米。遗憾的是,4号井南部地表又发生大面积坍塌、井下巷道水位快速上升,强行掘进、修复支护的多处巷道反复被毁,救援人员安全难以保障。

  媒体现场采访了总局救援指导组成员、山东煤矿安监局局长王端武,得到的回答是:“矿井巷道坍塌非常严重,没有一条完整通畅的巷道可用,且矿压大,随时都有再次垮塌的危险,打通井下救援通道难度极大。” 此后,指挥部决定救援通道暂停作业,救援人员全部井上待命。

  纵观国内矿山救援成功案例,几乎都采用了井下救援的巷道掘进方式。但在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现场,这条救援道路不再适用,无奈之下,指挥部听取了技术专家组意见,改用井上救援的方式,通过钻井打孔救人。

  这一救援措施点基本思路是:在井下被困人员所处位置附近先打通小口径保命孔,在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的第一时间随即开钻大口径救命孔,此前,还曾计划过打通后下放救生仓(小罐笼)救人。

  救援以来,现场工作人员先后成功打通4个小口径保命孔,其中通过1号和6号孔未发现井下被困人员,通过2号、7号孔发现4名被困矿工幸存者并与其取得联系,先后为他们输送食物、保暖内衣、照明工具等物资1100余件。在发现4名被困幸存矿工后,第一时间开钻了3个大口径救命孔,力求救人“三保险”。

  “在这一钻井救援点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更多的问题。”杜兵建介绍,矿山地质结构复杂,从地表至井下巷道顶板220米,依次为表土层、灰岩层、砂岩层和石膏层,除表土层外,其它三层均夹杂着石灰岩并有两层含水层,以致井上钻孔救援多次出现钻头被卡住的问题,严重影响作业进度。

  不可忽视的还有地下水问题,救援人员发现,井下涌水量大,救援基地被淹,并且周边废弃采空区存水近百万方,所处位置标高比被困幸存矿工所处位置高出60米,一旦发生大面积透水,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井下一氧化碳浓度升高、矿主乘人不备跳井溺亡等因素,也都给救援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为了加快救援进度,数名德国专家被邀请到救援现场,一台国内花4000万购置的钻井也被迅速运抵,投入救援。杜兵建介绍,此次救援中使用的4号钻机和作为备用方案的5号钻机,都是国家安监总局为了适应当前国内的安全生产局势与应对安全生产问题,特意购置的救援基础设备,其中4号钻机于2013年购进,此次还是首次用于矿山实地救援。

  “一流的组织指挥、一流的专业救援队伍、一流的技术专家、一流的施工设备、一流的后勤保障……”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同志在现场指导救援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此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若救援成功,这将是国内大口径钻孔救援成功的首例、世界第三例,创造了矿山事故救援的范例,在矿山救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