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特殊教育中心打造“学习、康复、成长、就业”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让孩子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学校通过职业教育,让这些特殊孩子习得“一技之长”,在毕业后不仅能自食其力,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能让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济南特教中心校长嵇晓婴
“把孩子翻过身来,开始推拿背。”在济南特殊教育中心,37岁的王茂国正在为孩子做着推拿。他手法精准、熟练,还时不时地与家长和孩子交流一些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作为学校首批职教毕业生,大学毕业后王茂国回到了母校成为一名盲人教师,在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从事临床教学已有11个年头,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盲人推拿师。
作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一所为视障、听障儿童、少年提供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综合性服务的特殊教育学校,济南特教中心近年来积极推进“学习、康复、成长、就业”一体化发展,开设了视障康复保健、听障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中餐烹饪四大专业,让学生在学习中康复、在康复中成长。
专业跟着市场走 课程依据市场定
5月5日,济南特教中心“残疾学生心系环保”展卖活动举行,学生们独具匠心的作品引来了无数赞叹。为加强残疾学生的技能教育,学校每学期都会在各专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展示活动。
“学校职业教育共有视障康复保健、听障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中餐烹饪四大专业,学制为3年。”学校校长嵇晓婴告诉记者,学校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生产”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每当看到孩子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可以照顾家庭,也和正常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我们就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开设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开设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学校按照实践技能以应用为主的原则,安排必修课、选修课,调整专业课与文化课、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的比例,探索和建立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和综合化课程项目。
“学校将劳动技术和职业教育渗透到义务教育的每个年级,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收能力,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嵇晓婴告诉记者,学校在一至三年级开设生活指导课,劳动技术占课程总量的10%,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生活常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劳动意识;在四至九年级开设劳动课,渗透初级职业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比重提升至20%,并开设中医康复保健基础、剪纸、十字绣、刻瓷、毛线编织、陶艺及面点制作等基础课程,为学生到职专阶段接受系统专业教育奠定基础;3年职专阶段,以学习专业技能为重点,一、二年级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为3:7,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
教师到工厂一线实践“双师型”教师达100%
为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特教中心先后投入500万元建起职业教育综合楼;投入100万元购置了专用设备,装备了高标准的职业教育功能教室20余个;投资300万元,建设了按摩诊所、陶吧、玻璃工艺品厂等多个校内学生实践基地……
为让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社会认可,除了在硬件设施设施上投入大量
资金外,学校还结合学生实际在教
材开发和师资培养下大力气。“发
展职业教育时,特教中心的劳动
技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刚刚
起步,各专业标准和教材建设尚属空白。”嵇晓婴说,为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材,学校依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残疾学生认知特点,不断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逐步确定了各专业、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编写完成了4个专业的16门校本教材。
“在起步阶段,师资匮乏是面临的最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嵇晓婴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专家培训、委托培养、自学研修等方式,让校内教师学习劳动技术和专业技能;一方面利用每年寒暑假期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两个月,让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知识和最新技能。“学校还安排专业课教师跟随实习学生进工厂、进企业,顶岗工作一年,教师吃住在企业,工作在生产一线,不仅全面了解了各工艺流程,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还及时掌握了本专业市场动态和教学的薄弱点。”
目前,学校教师本科学历和“双师型”教师均达100%,研究生学历达30%。其中,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人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10余人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近3年,学校教师承担了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教科研课题,执教的40余节课被评为省市级优质课,撰写的40余篇劳动技术和职业教育论文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
学生就业有多次选择可在校内先就业再择业
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都要选修2门专业课程。这样,学生毕业时不仅能掌握1项主修专业技术,至少还能通晓2门以上其他专业技术。学校还一直坚持学生毕业时要取得三证,即学历毕业证、中级专业技能资格证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这些都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2008年,学校与山东庆云宝石加工厂签订用工协议,设立“定向培养”班,12名学生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就业。2009年,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一年级2名学生一入学就与济南建联药店签订了用工合同,学校代为培养。学校还依托校办实训基地,建立了校内就业制度:学生毕业后,如在校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校的实习基地可提供1年的就业岗位,让学生在校内先就业再择业。如果学生不能一次完成就业,学校还会为学生提供多次就业择业机会,直到学生和家长满意为止。
特教中心还给每位毕业生建立了完备的就业信息档案,定期安排老师走访毕业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协调就业单位。
自2008年以来,学校服装专业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视障毕业生崔子路同学通过自主创业,已经开设了2家盲人按摩连锁店;工美专业听障毕业生徐丰(狐狸飞)、郎嘉楣同学已在山东世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立了个人动漫创作室,成为动漫界的新秀;服装专业多名听障毕业生已成为山东璟华标志服厂“车间生产标兵”;吴秀斌同学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电脑专业特长,在莱芜建立绿色黑猪养殖场,成为个企老板……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残而有为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