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符号延展成产业——高密的文化“升级”

23.03.2015  11:14

 

谈起对高密的印象,很多人会顺口说出:莫言、红高粱、扑灰年画、泥塑、剪纸。读过历史的人,还会说出齐国名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等。如今,这一项项高密文化符号,正串联成为该地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高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民俗文化迎来新市场

“这几天,我接触了一个从青岛来的50多人的旅游团。他们先后去了扑灰年画、剪纸和泥塑艺人的家里,单买这三件就消费近10万元。晚上,吃完炉包,在大剧院看了场茂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高密市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明谈起这次经历,对高密民俗文化转化为产业寄予很大希望。

他告诉记者,今年,一家网络文化传媒公司已经签订协议,签约第一年就会为高密带来1.5万到2万的游客。

发展文化产业,民俗文化是支撑。“高密四宝”久负盛名,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们不仅为高密带来荣誉,还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高密剪纸艺人齐秀花告诉记者:“8岁时崇拜姥姥剪纸好,就跟着学,拿起剪刀就坚持了44年。现在,经常有人过来买我的剪纸,一年也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柳编、黑陶、核雕等几近消失的传统手工艺,正在被逐渐发掘,发展成时兴的民间艺术。

在文化传承上,高密人丝毫不含糊。截至目前,高密市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4个,省级非遗名录8个,潍坊市级非遗名录23个,建立高密市级非遗名录8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就有98人,民间民俗工艺从业者达到8000余人。

姜庄镇,是民艺民俗资源丰富、民间艺人较为集中的地区,受到高密市的重视。高密将该地的甄家屯、王家城子等10个村列为“扑灰年画生产保护村”,聂家庄等3个村列为“泥塑生产保护村”,河南村等3个村列为“剪纸生产保护村”,命名14位民间艺人为“民间艺术生产专业户”。

目前,姜庄镇正在建设红高粱民艺民俗村,将建成为集民间艺术研究开发、展示营销、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基地和旅游基地,项目建成后纳入全省民俗生态旅游一条线。

“集中发展,有助于协调民间艺人抱团发展、优势互补,提高民间艺术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高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主任王金孝说。

泥塑艺人聂鹏告诉记者,聂家庄的不少手工艺人早早在这里买下了门店,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

莫言故事再现东北乡

在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影视拍摄基地,记者看到,影视基地已经完成电缆塑管下地、绿化树木栽植以及青石板道路的铺设,游客接待中心的内部装修和农家乐建设在继续施工。

据了解,莫言旧居乡村体验区中的教堂、胶河民宿、大栏小学的内部填充都已做好。莫言小说中的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五个景区将通过招商方式在今年开工建设。

“我们要将莫言文学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场景移植到现实中来,形成东北乡自有的生态文化景点。”高密市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邵春生介绍说。 

文化产业,被高密市放于突出位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密市市长杨建华说,要将文化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高密一马平川,缺少自然景观,但是人文资源丰富。莫言获奖,又成为高密文化产业发展的提升点,机会千载难逢。”邵春生说。

目前,电视剧《红高粱》、《大秧歌》及一系列微电影已相继在高密取景拍摄。“28年前,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我们错过了,至今很多人都以为高密东北乡的场景是宁夏的。”邵春生遗憾地说。

前年,电视剧《红高粱》在高密开机,高密人通过与剧组的不断磨合,加入不少高密元素,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一一亮相,茂腔也通过恋儿之口唱出。据统计,单“高密”字眼,就在剧中出现472次。

高密,知名度在不断提高。正月初五,东北乡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就达5万人次。

旅游产业初期投入大,见效慢,资金成为一大瓶颈。高密市为此专门成立了隶属国有的红高粱文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除用好财政资金之外,还要进行更多的社会融资。截至目前,东北乡文化旅游已投入近5亿元。

“现在,旅游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招商吸引力越来越强。青岛和广东不少客商,都是冲着莫言和红高粱文化来的,这几天我们已经对接了5拨投资者。”公司总经理李然信告诉记者。

今年,东北乡所在的疏港物流园区已重新调整,原有的17个村,加上周边39个村,承载起该地的文化产业功能,并改名为东北乡文化发展区。

两河岸边“有得说,有得看”

“胶河和潍河是流经高密的两条大河,名人辈出。胶河上游是齐国名相晏婴出生地,下游有莫言,潍河边有汉代经学大师郑玄。”邵春生介绍说,高密文化历史浓厚,但“有得说,没得看”。 

而如今,这种状况正在被改变。“通过水源纽带,将上下游的历史文化串联起来,形成沿河文化旅游区大有可为。”邵春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单在胶河沿线,晏王庙村为齐国名相晏婴故里;有依托水势建设成的王吴湿地公园;1300亩的南山万松园,树木茂密、山水相依,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此外,还有数百亩的自然生态园林三窎老林和晏冢穹碑等人文自然资源。其中,三窎老林生长着橡树、板栗、白杨、国槐等树种,500年以上树龄的板栗树就有10多棵。

在孟家沟水库旁,每年举办一次的晏子文化节和胶河土豆节,吸引客商数万人次,被省文化厅评为百佳农村特色文化品牌。这里还流传着花红湾、拴娃娃的来源等生动优美、神秘感人的高密民间传说。

在河流中段,新建成的胶河湿地公园夏庄段吸引了游人的脚步。记者看到,该工程有呼唤远古、印象太阳谷、欢乐港湾、阳光沙滩等10余个景点。

“工程都是利用胶河地形地势,开发现有生态资源组合开发的,通过合理组织水体、植物、地形、道路等元素,不仅能观光旅游还可以水源涵养、防洪抗旱。”工程建设负责人告诉记者。

“沿河顺势而下,可达高密东北乡,整片的文化旅游区都可以连接起来。”邵春生说。同时,潍河沿岸10公里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规划也已趋向成熟,岭西草堂、刘墉纪念馆、韩信坝、龙且墓、“潍沙落雁”、荷香园景区、郑公祠景区及城阴城遗址等数十个人文景观都在保护修复中;李村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密水酿酒葡萄示范园区、阚家镇葡萄采摘园等农业示范基地已开门纳客。

(大众日报记者:杨国胜 张鹏  通讯员:王喜进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