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好声音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文明间对话的努力相互呼应,我们非常荣幸成为这次大会的重要参与方。目前,世界共同的价值体系还面临不少挑战。如果文明的多样性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恐惧、狭隘、歧视就会出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非常及时和必要。中国在推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科助理总干事 诺达·阿尔纳什夫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他在讲话中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不谋而合。多边合作对于解决地方、区域、全球问题至关重要,国际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以开放和倾听的态度来对话。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提供了一个探讨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机会。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教育、科学、文化的沟通,在人们心中深植和平的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 李炳铉
中国自古就有“和同之辩”, “和”指的是多样性,“同”指的是单一性,只有多样性才能推动发展,单一性则会阻碍发展。推动扩大亚洲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既要扎根于亚洲文明交流的丰富历史,更要尊重亚洲各国文明的不同理念。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陈 来
中华文明倡导的不是我赢你输的零和游戏,而是大家一起合作,实现共赢。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并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与发展,这种延续性与包容性,是“和”的思想的深刻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共赢”和“多样性”的价值观,这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哲学文化是全球性的思想资源。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 安乐哲
伊朗和中亚是古丝绸之路上各种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参与方,伊朗古语粟特语一度是区域的通用语言之一。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提倡和平相处,促进文化和商业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经济和文化沟通提供了重要渠道。
——伊朗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历史学教授
阿伯拉塞姆·艾斯玛伊布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和谐”的源头。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各国都需要更加重视语言学习。有了对语言文化的深刻了解,才能更好地传播文明。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 墨普德
我们熟悉的古代文献中,“西方”更多指的是亚洲西部。后来随着地理知识增加,欧洲才作为“西方”出现在我们眼前。稍作探究就会发现,亚洲“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在远古时期就有了交流。中国在古代波斯史书、诗歌中的形象令人尊敬,中亚的突厥语民族也起到了推动两大文明交流的作用。所以,今天的文明对话不是偶然,而是早有渊源。
——哈萨克斯坦自然科学院院士 克拉拉·哈菲佐娃
福建泉州不但有世界各大文明的建筑,还有世界罕见的摩尼教造像。鉴真高僧东渡带去的工匠影响了日本木结构建筑发展。古丝绸之路上不但出土大量丝绸、瓷器残片,还发现了大量作坊遗址,丝路贸易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进步。可见,文明的交流、融合可以带来可持续发展,发展则是文明交流的出发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吕 舟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远意义,它倡导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非常重要,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文化的交流。我们看到,亚洲各国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国际合作的规模、范围都有大幅增长,这为提升区域内经济和政治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校长 拉克什曼·迪萨纳亚克
(本报记者李应齐、曲颂根据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与会嘉宾发言整理)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