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乱象丛生 国家文物局发力整治

21.11.2014  21:33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文物维修保护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20日在济南召开的第六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作主旨报告时如是道。自2004年第一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会召开,已经整整十年,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工作迎来的又一个历史转折点。童明康在会上总结了近两年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亟须改变的乱象进行了抨击。其中,诸如“过度维修”、“大拆大建”等问题在此次会议上被明确叫停。

  乱象一: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缺乏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

  文物保护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家文物局贯彻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在这个体系中,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评审专家、资质单位均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记者从会上得到的数据显示,2014年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网报网审和第三方咨询评估工作基本达到了既定目标。截至今年10月底,上报项目数为3072项、完成审核数为2553项,均大大高于2013年,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作为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文物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文物保护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刚刚起步,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尚未形成与改革目标相互匹配、较为完备的法规、制度和管理体系。

  “如何实现简政放权、培育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目标,还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涉及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审批程序、质量、效率等问题,与当前文物事业发展的需求和全行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亟需进一步完善。”会上,童明康直言不讳地指出,有的地方存在立项把关不严、方案审批责任心不强、缺乏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和行业组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影响了改革的进度。

  乱象二:文物部门成“七大姑八大姨”安置场所

  不管在任何领域,人才都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人才对于文物保护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领域而言,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记者了解到,人才紧缺问题不仅长期困扰着文物保护部门,还成为导致一些保护工作无法开展的直接原因,让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面临重大考验。

  童明康说,有的地方没有认识到文物保护工程的专业化要求,很多基层管理机构长期无法引进专业人才,或者由于机构调整、部门合并削弱了人员力量,造成基层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较低,难以承担起工程管理的重任。有些技术性很强的保护维修领域,如壁画彩塑保护、土遗址本体保护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直接导致相关保护工作滞后。有的地方缺乏培养人才的决策意识和长远计划,虽然国家给予大量项目、经费和技术的支持,却始终没有培养出当地的行业带头人和管理、技术人才队伍。

  “我们一再的讲,敦煌之所以是敦煌,故宫之所以是故宫,就是因为有一支专业的科研、保护队伍,而我们大量文物保护单位,没有专业管理人才,而是成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安置场所。”对于这种乱象,童明康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囿于这种现状,一旦遇到需要维修的文物,有些部门只能求助于北大、清华、文研院,短期看可以解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对于这种现象,童明康明确予以叫停,他说:“各地要把这个问题进一步重视起来,至少每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如果没有专业人才,上报的相关方案将不再批准。”

  乱象三:“过度维修”倾向严重 陷入“维修、闲置、损坏、再维修”的怪圈

  本次会议上,为首届(2013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颁发奖牌,山东省尼山孔庙古建筑群修缮工程等十个项目获此殊荣,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为其他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然而,在日常的文物保护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忽视日常养护、过度维修、保护与利用相脱节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其中,拆除古建筑,过度维修等现象,曾一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让不少人扼腕叹息,成为永久的遗憾。

  记者了解到,有的地方重工程项目、轻日常养护,平时疏于管理,有了问题不及时处理,致使小病拖成大病,造成严重损失;在维修工作中对《准则》倡导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缺乏了解,没有坚持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存在“过度维修”的倾向,动不动就搞落架大修,甚至把小毛病修成了大毛病;有的古建筑群一拆就是一大片,老构件扔到一边,从屋顶到地面全部重做,把精修细补的文物维修工程搞成了大拆大建的新建工程,把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搞成了统一规格的新建筑,教训是十分深刻的。有的地方在开展保护工程时没有合理利用,陷入维修、闲置、损坏、再维修的怪圈。

  “在全行业树立和巩固科学、理性的文物保护理念已经刻不容缓。”对此,童明康不无担忧地表示,有的专家也轻率地主张大拆大修,今后文物部门将进行制止,坚持不改的将采取惩戒措施。

  乱象四:缺乏日常养护庙宇建筑杂草丛生灰尘密布

  很多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文物古迹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体验:一座古典质朴的庙宇上方,茂密的青草在风中摇曳,抑或瓦当上布满了苔藓。古建筑上杂草丛生,对普通的游客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在童明康看来,这是文物疏于日常管理的结果。

  童明康分享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案例。四川5·12地震的时候,他亲眼目睹有些倒塌的塔,从底部一直开裂到顶部,顺着裂缝往上看,塔顶上就是一棵树。由于树根一直扎得很深,雨水常年顺着根树根形成的“导管”流下来,给文物安全埋下隐患,而这些“导管”日后成为文物在地震中倒塌的“导火索”。

  让童明康感到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灰尘。他说,有一些地方文物修缮还没有验收,就已经显得很旧了,上面灰尘密布,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人打扫。“在外蒙古,他们的风沙比我们要大得多,但是他们庙宇里的雕像从脚面到膝盖,都是一尘不染,咱们的寺庙多厚的灰尘都有,没有人管这些东西。”童明康举例说。

  童明康强调,要高度重视日常养护和岁修工作。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专业机构,专门编制了关于古建筑保养维护、工程竣工验收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同时,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方式,建立对文物日常养护的激励机制,支持和引导各地关注基础工作、关注日常工作,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小修拖成大修。各省局和基层文博单位也应该将日常养护作为检查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将日常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甚至在考虑,进一步说服财政部将文物的日常养护和岁修纳入到下拨专项经费的范围。”童明康说。

  乱象五: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等问题频发

  记者获悉,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仍有较多缺环,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文物保护工程在日常保养维护、工程检查、竣工验收等方面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还不健全。

  同时,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普遍,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经费管理不规范、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等问题尤为突出。有的地方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项目安排缺乏计划性,文物本体维修与安消防、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等工程严重脱节。有的地方工程监管松懈,工程开工不及时,进度滞后,工地管理混乱甚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工程的质量。(记者 姜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