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刊发我院副院长袁红英理论文章:推动山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山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袁红英
山东应结合现行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发展主题,提炼和增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容,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框架结构和实施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设计要从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和释放潜力的原则出发,把“高质量”因素嵌入到各个发展主题、不同发展层次之中,把“高质量”要求贯穿到每个发展领域的成效评价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走向作出了新判断,即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可以说,“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转向、新路径和新方式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对以往以及正在深入推进的诸多战略、理念和认识的新总结。
“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将质量要求从产业、企业和产品层次,提升到了总体经济目标和方向层次。高质量既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追求质量和效益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在过去被反复提出和强调。但这时所说的质量概念还更多的是相对于产业、企业和产品层次而言的。而“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则是把质量要求提升到总体经济目标和方向层次,是一次概念、理念和认识的新跃升。在当前发展阶段,“高质量”将作为一种导向和标准、政策和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促使各区域、各类发展主体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征途。“高质量”发展将以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指示和信号,引领转变发展方式、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诸多举措和行动的持续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郑重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矛盾。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这一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是高度统一和一致的,因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标的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的改变,恰恰需要高质量发展来践行和实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应了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仅仅限于数量化的诉求,而更多是趋于结构化、品质化的要求。因此,面向主要矛盾的解决,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但应该为人民提供品优质高的产品与服务,也应该为人民更加广泛的需求内容、更加丰富的行为空间以及更加适宜的外部环境提供条件和支撑。高质量既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理解和定位的问题。理解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内部运行系统和外部经济效应两个视角来展开。从经济学逻辑和原理来讲,经济体的高质量发展要从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中表现出经济系统可持续运行的绩效和优势,包含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利用水平、组织和技术的转化水平以及产品与服务的市场认可度等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供给主体必须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进行投入决策和选择、组织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争取最大化的市场收益,最终在投入产出比较和成本收益比较中获得相对优势。从外部经济效应来讲,经济体的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出较低的社会与自然代价和较高的公众满意度与福利水平,并在推动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在为人与社会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必须与所承载的基础环境和条件形成一种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与关系。
具体来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可以分解为创新、技术、品牌、环保和人本五个维度的运行成效。就创新维度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一种创新驱动能力强、创新文化氛围浓的运行方式,能够通过创新活动在产业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发挥引领作用,争取在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探索中走在前列。创新的行为模式和趋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创新并非仅仅是技术、方式和手段上的变革和提升,更是行动意识和理念上对新事物和新路径的探索精神。就技术维度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一种新技术开发密度高、技术扩散速度快和支撑能力强的运行方式,能够充分和及时通过技术途径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组织模式。就品牌维度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一种产品服务品牌化程度和市场信誉度较高的运行方式,能够在品牌打造中引领市场竞争标准和产生较高附加值。品牌的形成过程是对经济高质量运行的检验和反馈过程。品牌化效应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就环保维度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资源利用集约化、供给模式绿色化、环境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运行方式,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外部成本以及为外部治理提供支持力量。环保化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高质量运行所追求的事后结果,更应该提前嵌入到行为决策的前置环节。就人本维度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的运行方式,能够为人民提供普遍和充分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发展机会。人本趋向和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导向和终极考量,应该成为各类发展主体坚持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行动理念。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上,创新、技术、品牌、环保和人本五个维度既有各自的特指和要求,也有互为前提、相互支撑和相融共生的协同关系。
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具有产业生态结构良好、新经济发展空间大、城乡经济融合势头强、创新创业需求度高、人力资源基础供给足等禀赋优势
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山东具有地理区位独特、经济规模较大、产业体系完整和区域空间格局良好等基础优势,也具有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升级和特色发展、政策创新和实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山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禀赋优势,结合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更多依靠创新型要素的嵌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和引擎升级。
山东具有产业生态结构良好的禀赋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2016年山东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上实现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跨越的重大转变。同时,山东的农业发展基础厚实,各地农业的差异化和特色化特征突出;制造工业领域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传统重化制造企业、新兴优势制造企业带动能力较强。从山东产业生态结构来讲,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由农业与工业互促发展、服务经济效应凸显而形成的三次产业互嵌和融合机制将产生巨大的驱动力,不断推动整体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升。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山东充分发挥好产业基础禀赋优势,抓住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实现产业互促融合的发展机遇,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山东具有新经济发展空间大的禀赋优势。山东经济体量较大、产业门类齐全,同时也存在传统经济比重较大、新型产业形态发展滞后的问题。这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为新经济模式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和平台支持,挑战在于如何找到突破口和新引擎。山东已在产业智能化升级、“互联网+”行动等重大发展主题领域广泛展开,也在以“四新”促“四化”的新旧动能转换领域率先发力。山东需要在政策环境和基础支撑上继续巩固和提升,在引领新经济走向的关键领域形成先行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创新、技术、品牌、环保和人本五个维度提升的有机统一。
山东具有城乡经济融合势头强的禀赋优势。客观来讲,山东城乡经济的二元特征也是较为突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也未有效建立起来。但是,山东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经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各地城市化率快速提高,正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城乡经济加速融合势头表现强劲。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和协同提升是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要求,是创造优质生活环境、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发展成果普遍共享的重要选择。城乡经济协同融合发展方式涵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主题内容,必然构成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课题。
山东具有创新创业需求度高的禀赋优势。山东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民具有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品格与精神,同时还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坚韧意志和持久耐力。创新创业是不断增强经济活力、开拓发展空间和提供持续动力的现实需要。在由传统经济模式向新型经济模式转变和提升的过程中,山东迫切需要进入创新创业活动密集的厚积薄发期。当前,山东正在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也将为创新创业创造强大的需求。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山东创新创业需求度高的禀赋优势必将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山东具有人力资源基础供给足的禀赋优势。山东人口数量多,新政策下的生育意愿较强,再加上人口就近流动性强的特点,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供给和支持。同时,山东的教育资源较为丰富、教育结构与层次较为完备,能够在人才培育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当然,山东仍需要促进人才有效流动和结构优化,打造形成富有吸引力和强化根植性的引智环境、平台、机制和条件。山东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基础供给足的禀赋优势,解决好本地人口基础供给与本地人才教育服务的关系、本地人才开发与外来人才引进的关系以及总体人才供给与产业就业需求的关系,就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短效和长效相结合的人才供给与智力支持效应。
着力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面向创新驱动、技术扩散、品牌战略、生态环保和人本需求等维度,开展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当前,山东各相关部门和发展主体应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看齐,立足实际廓清思路、科学设计实施路线,着重从政策支持、机制设计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激励和规约,促进资源要素优化和高效配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持体系,加快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省之路。
加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设计和引导。山东应结合现行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发展主题,提炼和增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容,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框架结构和实施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设计要从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和释放潜力的原则出发,把“高质量”因素嵌入到各个发展主题、不同发展层次之中,把“高质量”要求贯穿到每个发展领域的成效评价之中。
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激励。面向各个发展维度,山东应着眼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增强政策支持与激励力度,即从投入环境优化角度创造供给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资源条件,从促进需求行为升级角度倒逼供给主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由此,山东需要梳理、改进和创新相关政策支持与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行为方式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上的有效互动和统一。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提供技术性和研究性支持。评价机制的构建需要面向创新驱动、技术扩散、品牌战略、生态环保和人本需求等维度,开展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设计。只有依托科学的评价机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监测、激励、约束和考核等事项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创建和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还是需要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发挥。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环境的创建和完善也主要是围绕市场竞争机制,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公共保障和市场规范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撑。基础环境的创建和完善可在促进市场竞争和增强市场活力等方面做出努力,也需要在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领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