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近日,随着《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出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时下亟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新农人"这一群体的出现恰好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其行为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目标高度统一,对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长期关注、研究"新农人"群体,几年来发表了多篇相关着作。近日,杜志雄老师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对"新农人"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新农人"的生存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新农人"新在生态生产方式 自主选择实现社会价值
记者:"新农人"这个说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目前对它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您是如何理解"新农人"这一概念的?
杜志雄:"新农人"这个概念大致在2013年开始出现,但还缺乏科学、权威的界定。2014年初依据自己对"新农人"现象的理解,我做过一个跟大家不太一样的界定:一般是指那些区别于传统小农的生产、流通方式,以全新现代经营理念,参与农林牧渔全产业链的自然人和法人。这个概念的核心词是农人,她首先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的生产者,其次也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的农业相关从业人员。
记者:那"新农人"和传统的农业从业者有何区别呢?
杜志雄:"新农人"区别于一般农民的本质特征在于:她是基于生态自觉基础上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生态生产方式"的运用和创新。我这里用的是"运用"和"创新",那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些"新农人"不仅运用现有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同时也非常重视因地制宜创新和发展新的生态农业技术,这一点尤其可贵。和传统的农业从业者相比,"新农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按照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由于传统的石油农业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一方面容易导致农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致使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还使得农业生产环境,比如土壤和水源水质等严重恶化,严重破坏农业可持续性。"新农人"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出现的。所以我始终强调生态生产方式是"新农人"的基因和灵魂。
记者:您认为"新农人"这个群体出现以后,她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杜志雄: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新农人"是具有"生态自觉"的一拨人。他们的行为起源并不是谁倡导的,而是一种发乎于心的主动认知。并且,开始时很多"新农人"从事农业生产并非完全从盈利角度去考虑。"新农人"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们的行动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追求一致、其倡导农业生态生产方式、追求产品质量高标准,与国家提出的转换农业发展方式、追求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均衡发展相一致。应该说,最近一两年来,随着社会生态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在农业中运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农业生产者越来越多,他们大大壮大了"新农人"队伍。
记者:您认为"新农人"和"互联网+"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杜志雄:这就又涉及到了"新农人"概念的问题,其实目前很多人对"新农人"概念的理解有更加泛化和实用化的倾向。比如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中把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称为"新农人",等等。实践中,的确有很多"新农人"运用"互联网+"营销其产品,"互联网+"其实是"社会价值+"。但我认为,界定"新农人"一定不能脱离其本质特征--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和创新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业转换发展方式。不强调这一点,"新农人"、旧农人没有任何差别。
"新农人"普遍年轻化 生态农场经营成本较高
记者:据您了解,目前我国的"新农人"整体发展状况如何?
杜志雄:我们对"新农人"的整体发展情况还不了解。但就我们"新农人观察小组"在2013-14年对北京郊区的小型生态农场进行过的有限调查也能管中窥豹。我们选取了北京郊区和河北省且主要针对北京市场的41家农场作为样本,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来看,这些"新农人"农场规模分布于各个区间,小的不足10亩,大的大于500亩,整体而言多数属于中小规模。如果以100亩为界,规模较大的农场有16家,占41%。样本农场生产最多的品种是蔬菜,共有21家;除此之外生产较多的品种是家畜、家禽、蛋类、水果和粮食,其他"小品类"的品种有蜂蜜、水产品、中药材、鲜花等。
记者:这些"新农人"是由哪些社会群体构成的?他们的年龄分布状况、文化程度如何?
杜志雄:从"新农人"的构成上来讲,农场经营者以年轻和高学历者为主,持有农业户籍者不足半数。这些农场经营者普遍比较年轻,其中40岁以下的占70.7%。同时他们的文化程度也普遍较高,大专以上的占78%,甚至不乏博士毕业生。"新农人"里拥有城镇户口的比例高达56.1%,这里面不乏一些"玩"农业的纯粹的城里人。其余则以普通的农户和在城里打工的人为主。打工者在城市里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社会网络,为了改变农业传统面貌,回去从事生态农业生产。
记者:这些"新农人"所经营的农场生产经营状况如何?
杜志雄:他们的资金投入很大,经营成本比较高。根据我们的调查,生态农场的资金基本源于自有资金,其用于农业生产的总投入较多地分布于10万-500万元之间,占78%。其中,投资额在100万-500万元之间的有16例,占39%,而超过1000万元的就有3例。可以认为,生态农场并不是普通人的生意,是名副其实的投资项目。同时,他们的多数土地来源于租赁,土地使用成本也比较高。在调查的农场中,50%的农场的土地完全是租赁而来的,但土地租赁的周期绝大多数都是10年以上,占81.1%。因此,生态农场的土地使用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记者:在资金投入很大的前提下,他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如何?
杜志雄:"新农人"的农场主要都采用了生态型农业生产技术,但产品质量认证比例较低。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农场主要使用有机种子,农药使用最多的是自己开发的农药/生物农药和有认证的生物农药,同时主要使用生态型肥料。值得注意的是,样本农场产品质量认证比例非常低。只有5家农场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34家农场无任何认证,占82.9%;没有企业获得过绿色食品、HACCP、ISO等认证。受访者普遍反映,由于认证成本较高,农场的经营主要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新农人"仍面临生存困境 示范作用不容忽视
记者:那您认为"新农人"目前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
杜志雄:从我们的有限调查看,"新农人"发展面临的困难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农业用工的问题,雇工少且年龄偏大。调查表明,大部分农场的职工人数在10人以下,同时常年工人和临时工人的平均年龄都以40-60岁为主,其中不少农民甚至在60岁以上。 第二是销售与盈利总体上不容乐观。由于资金投入比较大和土地的稳定性等问题,经营成本较高,样本农场的盈利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产量不是很高,在市场上很难卖出好价钱,高品质的农产品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相应的价值也是一个问题。目前较多的农场基本收支平衡,盈利和亏损的农场均存在,但是亏损的农场要多于盈利的农场。今后如何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个大问题。 第三是很难得到政府的扶持。一方面,政府对生态农场的政策扶持总体偏少;另一方面,生态农场获得的政策扶持的分布高度不均,少数农场享用了多数政府资源,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现象。政府扶持项目中较多的是农资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其他补贴都比较少。我们调查的时间是去年4、5月份之前,现在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变化。最近我们观察到,很多地方政府对"新农人"的努力越来越重视,给予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记者:那么您觉得"新农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杜志雄:关于发展前景这个问题,我认为他们的前景不在于"新农人"本身的前景,而更应该看重"新农人"的事业前景,因为他们对于促进农业转型是很重要的,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看好的。未来"新农人"所面临的困难在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下也会得到改善。 不过,中国在促进农业转型、推行生态农业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农民的利益问题。推行困难,是因为转型后实现的价值没有被足够的评估。农业是一种良心产业,既要通过价值规律引导,也要让从事农业的人建构良心意识,自发的去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只利用价值规律去调控是无法实现食品安全的。 客观地讲,就大宗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来说,"新农人"的作用不可能太大。他们最大的价值在于他们把自己的认知运用到实践中,起到了一个示范和带动作用,启发更多人走向农业转型的道路。他们不会成为主流,但是属于他们本质特征的东西,也就是生态农业,一定会成为中国农业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