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新农人这个群体,虽然概念与内涵至今尚无定论,但无论是汪向东老师等人赋予新农人的时代定义,还是阿里研究院基于电商进行的新农人分析,都表明这个群体已经蔚为大观,走上时代舞台。有了新农人,也有了新农人的大体标准与特征,如何做好新农人就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了。我想借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名词,给新农人的实践提些建议。
所谓新农人的“三大纪律”,一是要严守经济“纪律”,不遵守市场规则走不远;二是严守生态“纪律”,不遵守自然规则干不成;三是严守社会“纪律”,不遵守社会规则做不好。
严守经济“纪律”,不遵守市场规则走不远。现在农业投资很热,但也带来一个争论,一方面是资本认为农业机会很大,另一方面有的专家在讲,农业是公益性的,不适合投资。做农业这事,难道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先看一个现状,从2009年的网易投资养猪到现在的恒大农业出炉,资本对农业的热情一如既往,而且在资本下乡的过程中培养出了“禇橙”“柳桃”“潘苹果”这样的外来的植入性农业品牌。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很明显的,比如有文章说三千农业电商无一盈利——当然这个说法是有些极端了,还是有一些盈利的,但大部分在亏损也是事实。投资农业的热情像灼热的火焰,而农业的反应却像冰冷的海水,农业到底有没有商业价值?其实双方说的都对,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讲,农业是有机会的;如果不讲规则,农业肯定是陷阱。不能说农业没有公益性,从国家的角度看,农业肯定是纯粹的公益性,但新农人得依靠农业活下去,这是基本定位,有情怀是必须的,挣钱也是必须的。做公益与挣钱能否鱼和熊掌兼得呢?我建议大家看一本书,叫《一个萝卜的革命》,有机农业协会的实践可以告诉你,经营做好了,公益也就能做好。
既然说新农人要靠农业活下去,那么我们就必须反思新农人目前在市场面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有产品,但是没商品;第二个,有好东西,但没人知道;第三个,能生产,但是不会买。卖是我们目前的短板,更不要说农业自身的特殊问题,如不是看卖了多少还要看烂了多少,等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说我们在市场面前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我想讲一个观点,找市场,大问题;搞生产,小问题。为什么种啥的没有卖啥的挣钱呢?核心的问题是产业链没能打通,所以需要搞“1+2+3=6”,也就是目前热议的“第六产业”。
严守生态“纪律”,不遵守自然规则干不成。农业这个事儿,虽然叫农业经济,但遵守着自然与生态的规律,不遵守自然规则是肯定干不成的。但现在我们恰恰是常识出了问题,常识出了问题是要害死人的。最根本的一个常识,农业不是工业,农业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生产。人类为农业所做的工作,都是辅助性的,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无非是想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增加目标产出。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要付出代价。比如现在属于人造小气候的大棚,是可以让水果提早或推迟上市的,但是你要苹果一年结两次果,那是不行的。所以,搞农业这个事,要看天的脸色,看植物动物的心情,要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我们经常讲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本质上是一方的土地产出一种当地特色的物产,这些物产然后养活了一方人,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
严守社会“纪律”,不遵守社会规则做不好。搞农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不仅是个生态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地是农民的,劳动还得靠农民,农民不挣钱你肯定也挣不了钱。现在订单农业老出问题,不守诚信的订单违约现象反复上演,企业和农民往往都有责任。比如曾经有一个刀豆出口事件,企业因为农民交来的刀豆长度不符合标准而拒收,农民认为企业违约拒收而上访,问题的症结在标准的理解与执行有问题。企业一定要讲清楚标准,还要看农民能不能执行下来,这一事件教训很深刻。我经常给做农业的讲,农民不傻,还很现实,花言巧语农民是不会听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农民的关系决定了做农业的生死。
所谓新农人的“八项注意”:一是要争取政策,但不能光靠政策;二是要不怕风险,但不能不防风险;三是要目光长远,但不能倒在当下;四是要明义淡利,但不能为钱所困;五是要意志坚定,但不能一味任性;六是要货真价实,但不能坐等市场;七是要开拓进取,但不能放松管理;八是要尊重人才,但不能独享未来。
要争取政策,但不能光靠政策。有人讲,农业像中国的股市一样,是一个政策市。国家给的政策好了,农业就好办了。所以,好多做农业的,整天在琢磨政策,跑项目。我的态度是:争取政策正大光明,该享受的必须享受,理直气壮,但是我们必须把政策与我们的事业的关系处理好。我们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去争取政策,而不是为了政策去做农业。用用陕西特色的一个比喻来形象说明,要吃油泼面,肯定放上一勺油泼辣椒是最好的,吃起来香;但如果说你是为了吃那一勺油泼辣椒,把吃米饭改成了吃面条那就麻烦了。现在,好多人绞尽脑汁在跑政策,问政策在哪里,其实政策现在基本上都公开了?信息就在各个部门的网站上。只要是涉农部门,基本上都有政策,像农业、林业、水利、扶贫这些农口部门,还有财政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国土部门的耕地质量提升,甚至工商、商务部门都有农村项目。要争取政策项目,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第二个提早准备。往往报材料的时间就是十天半月左右,等你到跟前了才准备,哪跟得上?比如有的要规划,做一个规划规划要一个月才能出来,根本赶不及。套项目的事,最好别干,掂量好自己长袖善舞的本事,想好相关风险,不然,轻则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重则赔了夫人又折兵。
要不怕风险,但不能不防风险。农业风险太大。以前我给人家讲农业有三大风险,后来我越总结越害怕,发现风险远多于三种,而是至少有九种:自然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比如说自然风险,工业是没有的,刮风下雨、冷热干湿,农业都要受影响。再说疫病风险,工业上的机器可能会出点问题,但不传染,可是禽流感可是随时都有可能传染,防不胜防。再如市场风险,工业也有,但农业更要命,因为你的产品要保鲜,几天卖不掉,就只剩下翻入地中做肥料了。再比如政策风险,你刚养上猪,结果国家补贴政策取消了,收入就少一块。政治风险,前面的县长把你招来让你种葡萄,再换一个县长让栽核桃,你能调整得过来吗?不调整,原先定的项目资金没有了。社会风险,其实就是农民的道德风险,这个相信大家已经吃了不少亏。决策风险,刚做得差不多,一把押上新项目,可能就大赢也可能就大输,输的往往就会很惨。管理风险,找对人了,事半功倍;没找对人,事倍功半。技术风险,没成熟的千万别大规模推广,这种损失也很惨重。
要目光长远,但不能倒在当下。要长短结合。目标要长远,但是你不能倒在当下,我们现在的第一任务是活着,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更为残酷的明天后天,但是大后天太阳会很灿烂,必须等到这一天。所以我建议要两手抓,一手养奶牛,一种栽梧桐。养奶牛就是解决现成的问题,得有人养着你啊!无银钱难倒英雄,没有现金流,农业做不下去。不管你搞农产品贩运,还是当经纪人,还是其他的途径,得有现金流。在此条件下,栽梧桐可以长远点,甚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都可以,甚至像联想那样说,多少年我暂时不靠农业挣钱。最担心的是,有的拿身家性命去赌农业,这个赌不起的。
要明义淡利,但不能为钱所困。倒在黎明前,这是最大的悲剧,资金链断了是重要原因,为什么会这样?一般四个原因:一个是投资概算搞错了,按照工业那一套搞的预算,在农业都没法实施,好多压根不知道农业要占多少流动资金;再一个是投资周期估短了,工业是一年资金周转多少次,而农业有的是多少年才周转一次;第三个融资的难度想轻了,农业到今天为止抵押不了,所以贷款就很难;还有是政策预期落空了,这个县长承诺的,那个文件明确的,结果最后就是没有到位。
要意志坚定,但不能一味任性。有人讲,创业就是一场修行,既然是修行,就充满了反思甚至反复。我们可以相信从事农业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对自己从事农业的方法过于自信。有的时候,你得理解什么叫“当春乃发生”,机遇未到,先锋往往变先烈。比如生鲜电商,前面探索过的三代模式,1.0版本、2.0版本、3.0版本,基本上都失败了,时机没有成熟,模式不完善,只能过早的结束了。所以,我们对已经过气的东西就不要再迷恋,好多人现在还在想着小型农业平台的美好生活,但现在确实不是你们盛开的时候。再补上农村人的一句话,听人劝,吃饱饭,也不一定听人上门劝,主动听听大家的,看看别人的,且行且提升。
要开拓进取,但不能放松管理。我们现在大踏步地开拓事业,但是不能放松了管理。我经常给那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讲,能不能搞好管理是土包子与现代企业家的分水岭!咱不能再当诸葛亮,事必亲躬,事业都到了数百万上千万的层次了,还是一支笔,没有什么职业经理人没有管理团队,怎么能走得远?诸葛亮是累死的,你还想累死吗?我总结,干一般事业,小的时候,靠能力,特别是领队人物个人能力,你可以经营得很好,但是事业大了的时候一定是靠管理。超过五十人的团队一定会产生科层体制,咱们现在的老板们有几个能有朱元璋那么能干啊?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太自信。有些企业在同时期现体量起步,但后来差距越来越大,就是管理出了问题。管理的问题核心是人,不是其他,一定得琢磨透。还有管理的心理新常态问题,就是做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认识行业平均利润率的现实。利润好的事,你可能抢先干,但不可能独占很长时间。比如说养猪,基本上现在已经是常态化了,利润很薄,得靠规模取胜。
要货真价实,但不能坐等市场。这两天我在微博上说了一句,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前提是,你的酒好事先大家已经知道好,所以才往巷子钻,已经养成消费习惯了;如果只说自己酒好,没人知道,那守在巷子里面可能就是等死。如何吆喝是门大学问,你看宁夏枸杞营销这个案例,大家开始讲地域品牌的时候,人家讲小产区;大家都跟着讲小产区,人家又玩上头茬的概念了;等大家再跟上时,黑枸杞又横空出世了。再比如搞农家乐,现在往往不土不洋、不伦不类,改进的方向,要么得土得掉渣儿,很传统;要么洋得很现代、很时尚。你看台湾那个农家乐,外面像草房子,里面一看,wifi呀、空调什么的,都有,特别整洁,特别是那个厕所,绝对是五星级的;而再看我们的,好多农家乐上一趟厕所后就不想再吃饭了。当然,说根本,我们还是要回到市场的轨道上来。都说农产品没标准,确实要承认按工业标准来看执行确实是不行的,但是你起码得有一点标准,不能光说我是靠良心生产,最后还得有品牌,这可能是最终的竞争力,不能拿你的人品担保一辈子。
要尊重人才,但不能独享未来。现在都在讲要留住人才,但是我们不能不想人才的未来啊!你说你很重视人才,可你的股权一点都不舍得给。一般说,留人三种办法: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是表面,感情与事业更重要。我觉得现在恰恰是在这后两个方面上有了问题,没有深厚的感情,也不能给未来的事业,人才怎么会留下呢?我遇到一个养猪场老板很苦恼,待遇一直在涨,人才还是要走,我说你根子问题就出在没有后俩条,他跟你干,永远是伙计。现在随着阿里巴巴等一批互联网电商企业的上市,一个新词深入人心,这就是新型合伙人制,股权那才是最终的未来。阿里巴巴上市的影响不是因为马云一个人成了千亿富翁,关键是马云的团队一下子出了数百个亿万富翁,这个时候大家才愿意跟你干啊!所以我说,今天企业的管理机制要从传统的“刘邦拜大将”转为“梁山好汉聚义’,刘邦拜了大将,自个做了皇帝,大家得跪一辈子;而梁山却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这样好汉才会上山。
(作者系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