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主导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GDP增速7.4%,首次迈入7万亿大关。”2017年山东经济“年报”足以印证“我省已进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论断。
近年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五万亿、六万亿到七万亿大关,不断实现新突破。“这说明山东经济发展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正在向体量更庞大、形态更高级、结构更优化的阶段演进。”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经济发展稳定性、协调性、柔韧性和可持续性持续增强。可概括为“稳的基础更加夯实、进的势能加速积聚、好的成果显著增多”,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加速形成。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9%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其核心内涵是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关兆泉介绍,产业是关键和载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顺应新技术、新产业变革趋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个产业为重点,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和集聚区,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年报”披露,2017年我省“四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新兴动能持续增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0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000家。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比上年加快3.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45.0%,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引擎。互联网与农业、制造、民生、政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大数据应用全面铺开,运用“云服务券”助推“企业上云”。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6.8%。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0.7%、80.2%和3倍。传统行业高端化加快推进,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增长12.8%,有色金属合金制造业增长70.2%。
新技术方面,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模式方面,无论是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都在迅速成长,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2017年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明显增多,达到26%的增速,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发展。随着新旧动能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获批,我省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将加速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以上
山东是工业大省,传统产能占比较高。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坚持做好“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2017年全省工业转型力度加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技改投资增长14%以上,增速远远高于上年,占工业投资的六成以上。行业、产品向中下游链条延伸的趋势明显。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增加值是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1.3倍;钢铁行业中,钢压延加工行业增加值是钢铁冶炼行业的2.7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七年来首次回升,实现增加值增长6.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关兆泉表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提质增效,加快发展高端化工、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个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现“老树发新芽”。“在这些领域率先突破、做大做强,可带动全省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深刻变化,构建起全省新动能的主导力量。”
据了解,2017年我省工业经济运行中高加工度特点更加鲜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已经取代资源能源类行业,成为我省工业增长的主引擎。行业、产品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热轧薄板、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服务器等精深加工产品产量增速均在12%以上。
相关调研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型调整,省内不少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拉伸产业链,取得了超预期成效,转型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
构建“10+100”推进机制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有强大动力支撑和一流的服务保障。
2017年全省发改系统坚持把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扩大开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动力,加强制度设计、系统谋划和协同推进,持续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关兆泉表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首先要加强省级层面的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打破区域、产业和资源配置等要素分割,坚决避免低端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各自为政,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因时施策。
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创新、审慎监管、运行高效、法治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打造人力资源强省。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坚固的综合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下一步我省将突出项目建设,夯实载体支撑。出台实施项目库管理意见,建好用好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入库项目推进、监管、服务的全过程覆盖。2018年开始,每年谋划确定10个重点发展领域,从重大项目库中筛选100个作为年度重点项目,构建“10+100”的推进机制。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保障之一。2017年底,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700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4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20公里。
今后五年(2018年—2022年)是山东加快高铁建设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我省将通过调整建设时序,加快通道建设,统筹高铁、城际、市域铁路和城市轻轨等各种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基本实现全省高铁网络现代化。在已通车1136公里的基础上,投资5550亿元,加快18个高铁项目建设,建设里程3400公里,建成后全省高铁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全面加快通道建设,重点推进济青、鲁南、北部沿海、京九、京沪二通道、滨临、东部沿海通道内的高铁项目,打通高铁通道的“主动脉”,形成“三横五纵”高铁网络主骨架。加快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探索推广轨道交通新装备、新技术,实现与城市轻轨、地铁及其他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扩张高铁网络的“毛细血管”,扩展高铁的覆盖范围,打通城市内外的快速连接通道。
到“十三五”末,全省基本建成京九、京沪、沿海三个纵向通道和济青、鲁中、鲁南三个横向通道,形成“三纵三横”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济南、青岛、烟台、潍坊4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趋于完善,基本形成运输方式齐全、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