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04.01.2015  11:20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的主阵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首要任务。

  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去城市,农村青壮劳力日渐减少,当前在家务农的农民年龄偏大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情结淡化,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网上流传的这句话形象的反映了这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孕育而生。他们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正是他们的出现,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有效问题。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群体的发展,区农业局高度重视,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职责,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边洪芳同志任组长,区农业局局长宋志刚、区财政局局长刘殿君任副组长,其他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从组织、机构、资金、师资、设施等各方面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提供保障。

依托农民培训项目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滨城区农业局把各种农民培训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分类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今年以来,赶春风计划人才服务大集22次,举办专家大讲堂13期,组织技术移动课堂52期,接受群众咨询500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5000多份,培训农民1950人次;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遴选了800户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的科技示范户,并带动辐射全区16000农户,使示范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工作,以种植业为示范主导产业,分粮食、棉花、蔬菜三个专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50人,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培训农村发展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人员150人;积极开展农业关键技术高端培训,聘请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专家和教授,先后在和佳饭店举办了肥料使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经营组织负责人、肥料经销户100多名学员,肥料培训蔬菜种植大户150人,培训棉农200人,培训食用菌大户200人。

  通过集中培训和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得到实惠、尝到甜头,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农民参加科技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目前,累计新型职业农民4000余人次,达到了每个村都有5个以上的新型职业农民或科技示范户。

多措并举 助推都市农业发展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任务,还需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加以引导和扶持。一是根据滨城区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要求,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让农民“持证上岗”。凡符合滨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条件,通过培训考核,就可以取得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证书。二是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办法,明确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出台了相关扶持激励政策,优先享受各项国家惠农补贴,优先提供科技推广服务,优先享受免费技术培训,优先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优先享受农业保险保费政策,支持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支持鼓励鼓励和支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实施用地用电保障,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

  新型职业农民是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代表着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为滨城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