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

10.04.2015  15:27

  天山网讯 地球自转出一天天光景,日月交替着一天天精彩。我们同在地球村,将分分秒秒的匆忙或无聊留给了自己,却很少去留意他人的一天。

  由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新疆经济报社、各地州市党委宣传部承办的“新疆人的一天”大型网络外宣活动,无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了解新疆、熟悉新疆的平台。

  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新疆的第一个地方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并聚焦这里的穆斯林群体。也许,在外界很多人眼里,新疆的穆斯林群体世界是神秘的,其实,在现代文化引领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穆斯林一方面谨守伊斯兰教传统教义,一方面和现代化社会同步前行。

  昌吉州的穆斯林群体,称自己的身份是穆斯林,但首先第一个身份是中国人。他们笃信宗教,但勤劳善良、崇尚科学。他们的体内既流淌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伊斯兰品格,又浸染着有助于致富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的和谐音符。

  3月25日,在昌吉市二六工镇广东户村,种地大户马举保准备驾驶他的拖拉机开始耕地。

  付出就是得到,吃亏就是吃福

  3月25日,做完礼拜的马举保从清真寺一回到家,便催促儿子:“赶紧给你三爸(三叔)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快快地发动机器出门,房子里不要蹲。”

  8时30分,昌吉市二六工镇广东户村的炊烟还没散尽,三台大马力拖拉机便“通通通通”地冒着热气开出了村子。马举保的儿子、侄子、三弟各驾驶一台拖拉机,马举保则开着面包车提前到地里查看墒情。

  “春耕正儿八经开始了,后面的活儿多着呢,家庭农场的老板们会急得跳蹦子,咱们得把时间抓紧了,付出就是得到。”马举保一边整理耙具,一边给还沉浸在冬闲中的弟弟和子侄做“动员”。

  拖拉机陆续驶出马举保的视线,站在地头的他闲不下来。几位家庭农场的老板打来电话,向他预定耕地日期。眼看着气温升高,谁都想早一天播种。中午时分,马举保的大哥送来午饭,饭刚吃完,同村村民陈金宝骑着摩托车来了,希望马举保第二天先把他家的300多亩地犁出来。

  “我不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多买两台机器?”陈金宝看通融不了,没好气地聊下一句话,一溜儿烟走了。

  太阳从正中开始偏西,还是有熟悉的村民过来请马举保犁地。马举保慷慨地答复:“你们也就二三十亩地,我这几天忙完后随手过去犁掉。”有的村民没有走,和马举保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都说我赚上大钱了,可你们不知道,我吃的亏多哪里去了。这些家庭老板种地时资金紧张,我只有先贷款给他们犁地,秋收后再收机耕费,有的老板种地赔钱后直接跑了。同村人让帮着犁地,有些人不给机耕费,拖了一年又一年,我也不好意思要。”马举保也倒起苦水。

  马举保的弟弟和子侄加油小憩时,马举保自顾自地向别人算这些年的亏账:“这些年,我瞅准本地农民土地流转的机会,弟兄三个合伙买了一台机器帮人整地,现在变成了三台机器,可没有收回来的账有20多万元,白干了不少活。”

  他算这些亏账时,他的亲属们在一旁闷着头不做声。去年,他妻子为此数落过他,他大发了一通火:吃亏就是吃福,我就当做善事了!

  在天山南北广大农牧区,像马举保这样的穆斯林群众还有很多。他们坚信通过双手致富的道理,他们不在一些小事上计较,由于敢于付出、敢于吃亏,他们收获得比别人更多。

  马学才和他的“九碗三行子”。

  知识面前,永远做谦虚的人

  在昌吉州餐饮界,马学才和马福刚师徒俩都小有名气。马学才创制了干煸炒面,复兴了九碗三行子,开辟了回民火锅。这三大成就,耗费了马学才20多年心血,在从一个小伙子变成年过半百者的一天天里,他是在勤学苦练、钻研创新中度过的。

  马学才的徒弟马福刚青出于蓝,一份九碗三行子,他从当学徒那天起,琢磨了7年。他师傅鼓励他另起炉灶,他觉得自己的手艺还有不足之处,继续着九碗三行子的改良创新事业。

  位于昌吉市的回民小吃街,临近中午时才有大量客人涌入,马学才师徒大清早就开始为九碗三行子做准备了。从采购食材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师徒俩亲力亲为。一拨拨客人离开后,九碗三行子的哪一碗剩余最多,说明这一碗菜肴需要改进。夜深人静时,小吃街上人影渐稀,马学才的餐厅里依然亮着灯,他每天晚上要给徒弟们开会,总结一天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回族姑娘靳璟。

  昌吉州的穆斯林求知欲非常强烈,新疆西电昌峰锅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靳璟在国外留过学,回国后在上海市当过英语培训老师。当她2010年回到家乡昌吉市接管家族企业后,发现说英语的语境没有了。为了不丢掉所学知识,她给自己创造各种学习英语的条件,包括观看英文版影视剧。管理企业,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靳璟却在一天中宁可舍弃应酬时间,也要为自己“充电”。

  村医艾合买提·阿布都牵手农户种植了1600亩维药。

  强烈的求知态度,谦逊的做人本色,让许多穆斯林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十八户村农民阿合买提·阿布都原本只有小学毕业,为了能当上赤脚医生,他到村卫生室、乡卫生院拜师学习,又到昌吉州和吐鲁番地区的卫校学习。现在,他的每一天里,都有患者上门或打电话求医,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一名维医医生。他仍没有停止在学业上进取的步伐,他学会了一些维药种植技术,现在自家地里试种,然后牵手农户种植了1600亩维药。

  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三个不同民族成员组成的五叶草组合。

   包容带来快乐,带来发展

  得知“新疆人的一天”大型网络外宣活动启幕仪式上,“五叶草”乐队要上场表演,65岁的亚森·穆沙格外兴奋,他又可以抱着他的弹布尔和队友们一展身手了。

  4月8日晚,亚森·穆沙和队友们从呼图壁县赶到昌吉市的活动彩排现场,他们演绎了两首新疆民歌之后,亚森·穆沙用弹布尔自弹自唱京剧《沙家浜》选段。像这样热闹快乐的一天,在他的退休生活中经常出现。

  “五叶草”乐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是幸福的,这个乐队里的5名成员,由3名维吾尔族、一名汉族和一名回族组成。他们都是呼图壁县音乐发烧友,2006年,为着共同的爱好,5个人走到了一起。没有场地、没有经费,他们就轮流在每个成员的家里排练,连家属们都互相熟悉了。

  “我是维吾尔族,喜欢弹吉他。我小时候就很熟悉的亚森叔叔擅长弹布尔和热瓦甫,我上中学时的汉族音乐老师杨占思能创作能演唱。乡村小学教师依斯干达擅长都塔尔,回族个体户摆亚民喜欢打击乐。大家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我们还参加了全国的民间乐手大赛。”成员亚里坤江说。

  阿卜力提普·穆太里甫(中)的岱潍尔餐饮广场,招聘的员工包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

  在玛纳斯县岱潍尔餐饮广场,老板阿卜力提普·穆太里甫是维吾尔族人,他招聘的员工包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餐饮广场开业近一年,他们相处的每一天都很快乐,从没有出现谁和谁红过脸的现象。

  阿卜力提普·穆太里甫说,他从小生活过的村子,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他了解各民族婚丧嫁娶的习俗,因此,经营承办各民族宴席的餐饮广场后,他并不费力。他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员工谈心,不同民族的员工集思广益,让餐饮广场成了各民族客人都喜欢的吃饭场合。(记者庞雪芳 王玮摄影报道)

  原标题【 穆斯林的现代生活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
全国“三区三州”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3日,随着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段导线展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主体进度已完成76.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