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蓝图:2028年总产值超万亿
用5-10年,建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龙头带动、集群发展为核心特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体系,把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成为山东重要支柱产业……日前印发的《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省新能源行业在未来十年的规划目标、工作任务和重要项目。
明确产业规模等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了未来我省新能源产业规模、应用规模、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聚集度等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省新能源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400亿元。到2028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力争分别达到12000亿元和4000亿元,成为全省新的重要支柱产业。
新能源应用规模不断提高。到2022年,全省全口径新能源开发利用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9%左右,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00万千瓦左右,占省内电力装机的30%左右。到2028年,全省全口径新能源开发利用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提高至15%左右,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500万千瓦左右,占省内电力装机的40%左右。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重点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左右;到202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5%以上。
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大幅提升。到2022年,打造5个年产值过千亿元、在全国竞争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0家产值过百亿的全国知名的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配套企业。
打造“3435”产业发展体系
根据《规划》,我省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3大重点产业,优化提升4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3大前沿产业,加快新能源在电力、热力、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壮大5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3435”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具有国内尖端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研发、检验检测和产业发展高地。
聚焦新能源汽车、核电、智能电网及储能3大重点产业。《规划》提出,到2022年,建成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聊城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2500亿元。
加快提升热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4大优势产业。到2022年,全省热泵产业产值力争突破500亿元,太阳能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风电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生物质能产业产值力争突破400亿元。
加快布局前沿性产业。突出新能源行业战略引领作用,瞄准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培育氢能、可燃冰、海洋能等前沿性、先导性新能源产业发展。
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核电装备产业集群、智能电网及储能产业集群、氢能产业集群、海上风电制造与应用产业集群等5大产业集群。
重点推进5大工程
根据《规划》,我省将以工程的办法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重点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质量品牌建设、产业与应用融合示范、区域能源转型示范、“互联网+”智慧能源等5大工程。
推进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骨干企业等优势单位资源,搭建一批对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层次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质量品牌建设工程,完善新能源企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加强品牌培育;产业与应用融合示范工程,围绕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与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水平,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加快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区域配套水平;区域能源转型示范工程,在可再生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管理有基础、经济承受能力强的区域,通过统筹规划、优化设计、系统集成、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工程,以青岛中德生态园、济南积成工业园、泰安泰开工业南区等国家级新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为引领,在产业园区、大型商务区、大学城、交通枢纽中心等重点区域,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杜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