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餐】
【后期小麦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自3月份以来,国内 小麦 市场持续维持政策性 小麦 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每周拍卖投放量均衡,但受终端需求不振影响,成交率维持相对低量。供需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麦市一直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
据了解,目前各级储备陆续开始 小麦 轮换出库工作,多为执行前期的购销合同;制粉企业加工量大多维持在日常销售量水平,其它中小型 面粉 厂陆续开工,多以消耗节前备货为主,因麦价平稳且不看好后市,收购积极性不高。鉴于目前市场可利用的题材不多,且多空因素表现并不是十分明显,短期国内如不出现突出性的结构矛盾, 小麦 市场仍难以出现明显波动。
一、后期供给形势
1、农户余粮
当前农户 小麦 户均存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根据 小麦 产业经济研究室农户固定监测点平均 数据 显示,2015年1月30日 小麦 户均存量为1167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3斤。随着天气的转暖,春耕生产陆续开始,农民为准备农用物资,变现能力将会增强, 小麦 上市量可能会增加。但由于农民惜售心理一直较强,加之农户 小麦 存量已不是很多,估计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
2、拍卖市场
由于目前农民手中的 小麦 数量较少,政策性 小麦 仍是制粉企业获取粮源的主要渠道。进入2015年以来,临储 小麦 每周拍卖投放量持续稳定在100万吨左右,1月份以来,两个拍卖市场整体呈现“价平量稳”的格局。
从当前国储库存余量结构上来看,2012年及以前产托市 小麦 基本消化完毕(还余剩部分超标 小麦 ), 河南 、 安徽 及 湖北 还有少量2013年产托市 小麦 , 2014年产粮源成为拍卖市场主力;从区域上来看,目前托市粮源主要集中在 河南 、 安徽 及 江苏 三省。照目前托市剩余量及投放节奏来推算,新季 小麦 上市前,国储可调控粮源较为充足。
3、轮换出库
受轮换架空期限制,各级储备 小麦 轮换出库量继续加大,造成阶段性市场粮源增多,市场供求趋于饱和。
据了解,目前各地轮换出库报价与市场价格基本相当,从过去两年的情况看,国有企业 小麦 轮出对 小麦 价格打压作用有限。由于今年以来 小麦 一直处于平稳偏弱行情,收储企业在轮出时也相当谨慎。虽然储备 小麦 轮换出库对 小麦 市场价格不会造成很大打压,但必定增加了市场的供给数量,后期其出库节奏、出库价格仍是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4、新麦长势
当前 西南 地区的 小麦 已经进入生育发育阶段,黄淮南部地区的 小麦 进入拔节期, 华北 与 西北 南部的 小麦 进入返青阶段; 西北 地区的春 小麦 播种完毕,进一步向 华北 北部和 东北 推进。目前正是产区 小麦 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后期天气变化、 小麦 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将成为市场普遍关注的焦点。
农业部 消息显示,今年春耕春播开局良好。当前苗情长势是近年较好的一年, 小麦 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88.8%,同比高1.8个百分点,是近10年同期比例最高的一年。特别是占全国 小麦 面积40%以上的 河南 、 山东 两省 小麦 苗情明显好于2014年。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对新 小麦 丰收预期增强,利多后市粮源供给。
二、后期消费形势
随着天气转暖, 面粉 市场将更加低迷,各制粉企业对市场走势的预期并不乐观,这对麦价的提振更加乏力,原因是节后粮库及贸易商出库意愿较强,使制粉企业并不担心粮源供应,最主要的是 面粉 终端需求疲软,又加上麸皮价格低位运行,这就更加抑制了制粉企业的开机率,从而抑制了加工企业的采购积极性。
参考统计局 数据 ,根据以往年3-5月份 面粉 产量来推算,预计今年3-5月份制粉 小麦 需求量在4862万吨左右(粗略计算,仅供参考),根据相关部门库存统计 数据 粗略计算,新麦上市前的市场供需基本能平稳过渡。
从饲用消费来看, 小麦 替代不具备价格优势。且 玉米 临储库存压力较大,后期 小麦 玉米 价差应该仍处于正常水平。预计今年饲料消费将维持在低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给压力。
据中华粮网 数据 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至5月底 全国 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547元/吨,较3月底上涨17元/吨,从价格运行趋势上来看,呈平稳增长态势。
综合 以上分析来看,虽然接新前国内 小麦 市场整体供应充足,难以出现大幅波动行情。但由于库存分布不均衡,区域性、阶段性的行情出现概率明显加大。后期可密切关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的市场行情走势,把握阶段性行情。建议购销、加工企业以销定购,合理安排库存,防止市场波动。
(来源:中华粮网)
【十三五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编者按:粮安天下,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头号任务。在粮食生产“十一连增”之后,稳粮增产面临哪些挑战?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生产怎样实现可持续?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又该如何开辟?农业部计划司组织“十三五”前期研究课题组专家,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议。
关于保障“十三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将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农业大学方向明课题组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具有特殊的粮食消费结构,年人均口粮消费折算原粮约为276公斤,是城镇居民的两倍多,农村居民的1.5倍;人均饲料粮消费折合原粮约为112公斤,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8.7%、农村居民的1.05倍。综合来看,农民工年人均粮食消费量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2倍、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1.4倍。按照此调查结果测算,每年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的粮食需求增加量约为10.12亿公斤,与青海省2013年的粮食产量大致相当。课题组根据近年来农民工数量变化趋势,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将达到3.08亿人,比目前增加0.39亿人。如果考虑到农民工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到十三五末,农民工总的粮食需求将达1434.34亿公斤,占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的23.6%。可见,城镇化进程会带来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是我国考虑粮食安全问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十三五”时期需更加关注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基础。中国农科院陈印军课题组通过对粮食主产区的研究发现,尽管“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基础总体乐观,但水土资源“紧箍咒”将越来越紧。在耕地数量上,课题组运用计量模型对“十三五”末主产区耕地数量进行了预测,如果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减少速度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有望保持在13.21亿亩;但如果耕地保护力度稍有放松,耕地减少速度处在历史较高水平,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有面积将可能下降至12.63亿亩。在耕地质量上,各地土壤肥力监测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全国仍有28%的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土壤重金属污染、农膜残留、长江中下游农田污染与土壤酸化、东北黑土地退化等耕地质量破坏与退化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在水资源上,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水用量占总用水比重由2002年的61.4%下降到2013年的55%,有效利用系数由0.44提高到0.52。但目前每年全国农田灌溉用水缺口仍超300多亿方,“十三五”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用水继续呈增长趋势,农业生产用水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三)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时应注意保护国内产业。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倪洪兴课题组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产品产需缺口将继续拉大。目前,我国粮棉油糖肉奶净进口量相当于8.9亿亩播种面积的产出,相当于国内播种面积的36%,农产品贸易额已超过农业增加值的1/5。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大宗农产品净进口量折合耕地播种面积约11亿亩,相当于国内播种面积的45%。因此,“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仍将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手段。
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同时必须确保产业安全,保护国内粮食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入世承诺,我国取消了所有非关税措施,保留的直接进口调控措施仅限于关税和关税配额政策,平均关税水平只有世界的1/4,并且关税配额量大。因此,“十三五”期间应推进产业安全战略,在贸易立法上必须坚持“两反一保”(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的宗旨,推进贸易救济常态化;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必须保护好有限政策空间,要坚守三条底线:一是坚守粮棉油糖现有关税税率不减让,二是坚守粮棉糖关税配额不扩大,三是坚守农业“黄箱”支持空间不削减;在产业环节上,充分考虑农产品产业链上生产和消费两头分散的特点,重点控制流通仓储加工环节,控制产业制高点,同时研究建立农业外资准入、安全审议和监管制度。
(四)“十三五”时期应加快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农民日报社王瑜课题组认为,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其粮食生产目的实现了从传统农户的“自给为主、余粮销售”向“商品化生产”的转变,粮食生产的导向也从“产量最大化”向“收益最大化”转变。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加快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通过综合施策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重点是完善主粮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同时加快探索完善金融保险支持粮食生产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补贴资金规模,特别是关键生产环节补贴和技术应用推广服务补贴,重点用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真正发挥补贴资金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
关于“十三五”时期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一)按照养分平衡原则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李靖课题组按照土壤养分平衡原理,以各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和畜禽排泄量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测算,发现京、津、辽、沪、浙、闽、粤、桂、琼、川、黔、滇等省畜禽粪便养分供给均超过了农作物养分需求,特别是北京和海南的畜禽粪便养分供给超过了农作物养分需求的1倍以上,属于畜禽养殖环境超载区。内蒙古、赣、鲁、湘、渝、甘、苏等省区畜禽粪便养分供给量与农作物养分需求量的比例在80%-100%之间,属于畜禽养殖环境平衡区。冀、晋、吉、黑、皖、豫、湘、陕、宁、新等省区的畜禽粪便养分供给量与农作物养分需求量的比例均在80%以下,特别是黑龙江环境负荷系数不到1/3,属于畜禽养殖环境潜力区。对这三类区域应采取差异化的引导措施,在超载区实行畜禽总量调减策略;在平衡区大力提升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在潜力区大力承接超载区畜牧业的转移,实现种养平衡。“十三五”期间优化我国种养业布局的思路是,按照农田消纳畜禽粪便能力确定畜牧业发展规模,将养殖业产能由大城市、华南和西南地区向东北、中部、西北地区转移,重点是从华南、西南向东北、黄淮海地区转移。
(二)推动我国“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转型。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王光宇课题组认为,当前我国饲料粮需求约为口粮需求的2.5倍,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重要因素,也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十三五”期间应推行“粮草兼顾”战略,一方面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优质青饲料,提高畜牧业产出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耕地,同时培肥地力、保持水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种植制度方面,可选择粮草轮作、粮草套种等种植制度,充分利用双季稻区冬季闲田、中低产田以及闲置荒地等种植牧草。在牧草品种方面,可选择桂牧一号象草、象草、台湾甜象草、苏丹草、高丹草、墨西哥饲用玉米(大刍草)、扁穗牛鞭草、杂交狼尾草等。
(三)以技术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蔡学斌课题组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在粮油加工领域,围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食产业化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方向,发展玉米、水稻等大宗作物的产地干燥技术装备、油料预处理装备、低温压榨制油装备等;在果蔬加工领域,围绕果蔬原料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方向,重点开展果蔬汁多元化产品开发技术与装备、智能化果蔬罐头加工技术与装备、脱水果蔬的高效节能提质干燥技术与装备、果蔬贮运保鲜技术与装备等的研究;在畜产品加工领域,加强对传统中式肉类食品资源的挖掘,配套工程化技术装备,发展肉制品及禽蛋制品的精深加工设备,实现变大包装为小包装、变粗加工为精加工、变生产品为熟制品、变裸品为包装品、变废弃物为新的增值点。加大乳制品科研投入,提高乳品原料、技术及设备的国产化比例。
(来源:中国粮油网)
【建设新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今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与挑战。从粮食消费需求看,一是城镇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粮食消费总量日益增长,粮食供需缺口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促进粮食消费与食物结构的转型升级,使粮食供需品种结构矛盾更加明显;三是城镇人口集聚背景下粮食消费需求的高集中度,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粮食供给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而从粮食生产看,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但在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正在受到挑战:一方面,国内农业生产仍将处于成本上升通道,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高,粮价“天花板”约束日益显著,今后保持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今后耕地、水资源更趋紧张、粮食生产资源环境“紧箍咒”将更加严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设新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千方百计解决好事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既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今后在国际国内复杂局势下掌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大局的基础。
建设新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任何时候都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始终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第一,全面建设新型粮食产能体系。稳定、高效、安全、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是立足国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核心。一要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这是确保粮食产能的基本保障。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水平。二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生产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粮食产能体系。三要依靠科技进步,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全面发挥农机在科技兴粮中的载体作用。
第二,建立新型粮食支持政策体系。要完善和创新粮食支持政策机制,进一步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一要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可考虑逐步用目标价格制度取代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二要完善和创新粮食补贴方式,建立政策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提高补贴措施的针对性、指向性和有效性。三要以补贴重点粮食产品、主产区和关键环节为核心,探索实施市场扭曲作用小、对种粮农民管用有效的直接补贴措施,大力补贴支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构建政策性农业灾害强制性保险、价格保险等粮食风险管控体系。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制度,是解决“谁来种粮”、“怎么种粮”问题的关键举措。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业生产者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与组织化,增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强化粮食安全储备与应急体系建设。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要科学规划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等非常规冲击的保障能力。
第五,构建新型国际农业合作体系。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确保重要粮食品种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要创新国际农业合作机制,深化国际农业战略合作,促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和有效供给水平。要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的境外农业投资与产业体系。要适度进口国外农产品(15.67,0.43, 2.82%),把握好进口的规模和节奏,管控好进口对国内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和风险。
(来源:中国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