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餐】

10.04.2015  13:42

【需求疲弱 临储小麦成交量创新低】

  从交易盘面来看,今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愈加冷清,安徽市场供给投放81.99万吨,实际成交18.99万吨,成交率23.16%,创下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江苏、安徽地区小麦交易平淡,江苏地区2014年小麦计划投放30.22万吨,实际成交7.86万吨,成交率26.01%,成交量较前几周大幅降低16.42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462元/吨;安徽地区计划投放24.57万吨,实际成交8.24万吨,成交率33.52%,低于上周成交率8.86个百分点,安徽地区以2014年产小麦成交为主,成交均价2452元/吨。
  当前国内小麦市场供给充足,不仅国家临储小麦投放稳定,而且各地储备小麦轮换也已相继出库,制粉企业需求疲弱的态势使得供需偏松格局难以改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开机率仅维持在三四成左右,且后期随着天气转暖,面粉消费进入淡季,小麦市场支撑不足。
  

(来源:中国小麦网)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走低】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发表报告称,全球食品价格指数3月份继续下滑,比前一个月降低1.5%,比去年同期降低18.7%。自2014年4月份以来,全球食品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是国际市场五大食品类商品价格的贸易加权指数,包括谷物、肉类、奶制品、植物油和食糖等。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奶制品外,3月份全球谷物、肉类、植物油和食糖价格均比前一个月下降。
  根据最新一期食品价格指数报告显示,3月份全球谷物价格指数较2月份降低1.1%,较去年同期降低18.7%;肉类价格指数小幅下跌1%;植物油价格指数下降近3.1%,达到自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值;食糖价格指数比2月份大幅下跌9.2%,主要原因是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促使该国食糖生产商大量出口;奶制品价格指数则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上涨,与前一个月相比涨幅为1.7%。
  另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同时发表的最新一期《谷物供需情况简介》,鉴于欧盟的玉米收成高于预期,2014年全球谷物产量预估值上调至25.44亿吨。如果这一预估值得到证实,2014年全球谷物产量将比2013年的创纪录水平还要高出1%。该报告对2015年期末全球谷物库存量的预测也明显高于上一期报告的水平,主要反映了中国小麦和玉米库存数量的上调。
 

(来源:中国粮油网)

【农业部着力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意见》,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农民创新活力创业潜力,打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
  《意见》指出,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创新创业蓬勃兴旺,为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培植了大量的新增长点和后备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各地要利用平台建设、政策扶持、创业辅导、公共服务、宣传推介等主要手段,以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村官创办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为其提供各种优质专业的服务,促进农民创新创业群体高度活跃,推动农民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意见》强调,对农民引进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进行创新和农民利用自身积累、发现机会、整合资源、适应市场需求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要推动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树立一批落实政策的县级典型,引领更多的地方政府为农民创新创业创设政策、降低门槛、改善环境、提供服务。要努力搭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农民创新创业指导师、创业带头人培训,鼓励大力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要积极组织创新创业农民与企业、小康村、专业市场和园区对接,形成企业带动、名村带动、市场带动和园区带动农民创新创业的格局。要不断探索农民创新创业的融资模式,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农民创新创业发展基金,不断降低农民创新创业的融资成本。坚持艰苦创业,大力倡导弘扬乡镇企业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受尽千辛万苦、走尽千山万水的“四千精神”,培育企业家精神,提高创新创业效率。
  《意见》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服务工作的指导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分别根据职责,研究制定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研究政策措施,营造良好氛围,让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来源:中国粮油网)

 

【超级稻减产大面积绝收被下“逐客令”】

  19年来,超级稻试验产量高歌猛进,中国稻谷总产量和单产却未见显着提高。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与1000公斤的试验水平相去甚远。在安徽,隆平高科的超级稻出现大面积绝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超级稻“Y两优900”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创造了最新的水稻亩产世界纪录。这天是2014年10月10日。当时84岁的袁隆平站在湖南省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的稻田里宣布:“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可几乎同一时期,远在1000公里外的安徽蚌埠五河县小圩镇,69岁的农民贾文贤发现,他种植的超级稻二期主推品种“两优0293”有些不对劲:刚灌浆的稻子,该由青色变成喜人的金黄色,结果却慢慢变成了灰白色。十天后,灰白色的稻子全都耷拉了脑袋,死了。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  
  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  
  此后半年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  
  这是一家省级农业监管单位在向超级稻明星品种下“逐客令”。  
  2015年3月以来,受灾农民与隆平高科在补偿数额上再起争端。  
  迄今为止,已有111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推向市场。这些稻种是否真的像破世界纪录时那般“超级”?为全国增产增收贡献几许?为何在业内田间总是争议不断?  
  在这些答案背后,关于超级稻的内涵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定义都在悄然翻转。  
  “杂交稻,隆平造”  
  在五河县种子零售商常秀亮的店里,一张被放大的照片占了半壁墙。照片里十几个孩童与老人举着“两优0293”的牌子,咧着嘴笑。  
  这是2008年以来,每年都在五河县上演的“两优0293”产品推广会现场。隆平高科的业务员和种子经销商总是不厌其烦地宣扬“两优0293”的诸多优势:“适应性广、高产栽培可达900公斤以上”。讲完之后,每个到场者都会得到一件印着“杂交稻,隆平造”的黄色T恤。  
  凭借着袁隆平的名望和一场场推广会,“两优0293”很快成了五河县的明星产品。2014年,常秀亮一共卖出“两优0293”种子3541斤。  
  在益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门前,农民们回忆起刚种“两优0293”的景象:第一年,一亩地只要七八两种子,产量比过去的杂交稻品种涨了50公斤,达到每亩550公斤。之后几年,产量有所回落,一亩地也得用1斤多种子,但产量还算稳定。  
  与企业宣传的最大卖点不同,农民们看重的是超级稻的“稳产”,而不是“高产”。  
  实际上,尽管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已将试验田中超级稻亩产量,从800公斤攀升到1000公斤以上,但中国水稻实际亩产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依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2013年,中国实际水稻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  
  2014年10月,连这份“稳产”也被打破了。五河县种植该品种的八千多亩地全都变了颜色。穗子以下逐渐变灰乃至变黑,掐断了输送养分的通道。500公斤的产量变成了50公斤,甚至颗粒无收。  
  受灾民委托,五河县农委组织专家组鉴定表明,超级稻减产、绝收是因为得了稻瘟病。  
  大多数受灾农民因为还不了债,过年都躲了出去。种子经销商常秀亮被愤怒的乡亲们打了三次,受伤了也不敢去医院,怕暴露行踪。  
  灾难蔓延至安徽6市,种植“两优0293”的农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绝收。  
  “仅这一个品种就对我省整个粮食的增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刘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作为农业输出大省的安徽,承担着粮食增产4万吨的国家任务。  
  内外标签有别涉虚假宣传?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在农民口中,被称为“水稻的癌症”。  
  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的调查报告认为,此次稻瘟病的发生与当时的天气阴雨、寡照、气温低有关,但为什么在同样天气条件下,只有“两优0293”出现大面积稻瘟病?
  受灾农民这才关注起“产量”之外的另一要素“抗性”。  
  在“两优0293”外包装袋上明确标注“抗性:稻瘟病平均5.6级”,这在稻瘟病抗性分级标准中意味着,发病率不到25%。  
  然后撕开包装袋,混杂在种子中的,还有一张白色纸片。在抗性5.6级之后,多了四个字:“最高9级”。这意味着,发病率超过50%,甚至达到100%。  
  因为内外包装不一致,受灾农民认为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刻意隐瞒品种缺陷,招致了重大损失。  
  这不是“两优0293”第一次因为抗性差给农民带来损失。  
  公开报道显示,2007年湖北种植的“两优0293”因不耐高温,结实率仅为30%;2008年安徽芜湖种植“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白枯叶病;2012年,江苏境内600亩“两优0293”感染稻瘟病。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做过一系列调查,证实隆平高科确有内外标签不一致,同时“存在‘抗性更优、稳产高产’等与品种审定公告不相符的宣传内容”。  
  但作为执法者,刘根也没找到处罚依据。  
  “有很多擦边球可打。”刘根说,他只好“一直给农业部写汇报”,同时委托工商部门介入,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寻找依据,也希望农民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据悉,隆平高科主要负责人曾两赴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沟通。  
  “隆平高科是央企,如果没有农业部的重视,不会来我们办公室的。”在刘根的印象里,对方“态度很好”,还曾保证,不再在安徽境内售卖“两优0293”种子,同时对农民给予补偿。  
  然而不久,刘根又接到了“两优0293”仍在安徽省售卖的举报电话。农民补偿也迟迟没有落实。  
  于是,在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提交的汇报材料中,只能一次次恳请农业部,对“两优0293”审定区域作出调整,“不再包含我省”。  
  对于上述质疑,隆平高科方面回复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两优0293”产品包装符合种子标签标准相关要求。“外标注稻瘟病抗性5、6级,就是告诉大家此品种稻瘟病抗性差”,并不存在虚假宣传。  
  对于赔付问题,该公司称已经协调当地政府进行了保险赔付,同时也免费提供种子进行补偿,但该公司认为事件迟迟不能善后,与农业保险低赔付率有关。  
  所谓增产被减产填平  
  发生在安徽的这场风波,再度引发了农业界对国内育种时“重产量不重质量”这一倾向的反思。  
  在五河县农委专家鉴定意见中,写明此次稻瘟病是由于2014年安徽特殊的天气和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所致。同时强调“适期预防措施不到位,不完全是农民的过错”。  
  在参与此次鉴定的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丁克坚看来,因为该品种稻瘟病抗性“最高9级”,即使政府部门和种子公司售后提醒到位,也来不及预防。
  曾有专家公开撰文质疑超级稻,“倘若不抗稻瘟病,则不能算真正的超高产品种”。  
  丁克坚也认为,抗性差是品种本身有问题,抗性原本应该是抵抗无常天气的一个预防措施,“否则一旦发生稻瘟病,前几年所谓的增产,立马被大面积减产填平”。
  抗性不被重视,与国审标准有关。“在安徽省内审定品种时,抗性具有一票否决权。”丁克坚指出,但是在国家审定中,抗性近几年才被重视,之前只重视产量。  
  被强化的是产量,被忽视的除了抗性之外,还有米质。米质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等6项指标。  
  美国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在考察了国外市场后发现,中国的超级稻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占优势,原因在于米质一般。  
  近年来,不断有国人在日本抢购大米,除价格等因素外,包括口感在内的米质,同样是消费者考量的重要因素。  
  超级稻这一提法最早起源于日本,当时日本称之为“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国随后发展超级稻,有国际竞争的意味。  
  然而,日本农林水产省研究员HiroshiNakano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1981年日本发展超级稻是为了“feedinganimals”(喂牲口),即开发有高产能力的“饲料稻”。因此才会“重量不重质”。2013年,日本超级稻的产量为11万吨,全部用于动物饲料。  
  然而中国在发展超级稻应对粮食安全时,并没有提及这一至关重要的差异。  
  早在2001年,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就有多位研究员联合撰写《高产还是优质?——浅谈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攻目标》一文,质疑超级稻的主攻目标忽视“优质”的问题。  
  几经辗转,南方周末记者联系到了其中一位主要作者。数年间,该专家一直致力于培育米质优良的稻种。“在我的印象中,从1996年超级稻项目启动以来,国家财政没有给优质稻提供过研究经费”。该专家透露,即便是当初撰写质疑超级稻的文章,也曾被多家杂志社拒绝发表,认为挑战权威,不合时宜。  
  “一号文件”要求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1996年,农业部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牵总头,国内数十家科研机构联合协作,旨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然而在超级稻试验产量高歌猛进的19年间,并未使中国稻谷总产量显着提升,甚至曾出现显着滑落。  
  2004年,包括“两优0293”在内的超级稻二期品种实验成功,超级稻亩产突破800公斤大关。与此同时,我国稻谷总产量已经下滑至17000万吨左右,直到2011年才重新回到20000万吨,达到1997年的水平。以单产论,1995年水稻平均亩产402公斤,2013年为447.8公斤,年均增幅仅为0.6%。  
  到2012年,稻谷的“全国最大粮食作物”头衔,已经被玉米取代。  
  超级稻公布的理论数字与实际收成之间巨大的差异,也是业界诟病超级稻的焦点。  
  对此,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水稻分会理事邓国富指出,超级稻的高产数字是由科研人员将优良的品种栽种到优良的田块中,运用优良的方法培育,使其在优良的生态中生长而来,即“良田、良种、良态、良法”配套,缺一不可。  
  实际上,中国约有70%的中低产田,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占40%以上,加之农民无法拥有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际种植中根本种不出这样高的产量。  
  超级稻要想获得超高产量,还需要大量化肥助力。  
  常年致力于超级稻研究的邓国富指出,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超过50%,更多的是造成土壤污染。
    云无心认为,这就是“理想状态下的最高收成”和“普通情况下的平均收成”之间的差异。前者可以说不计成本,但对后者意义不大,“两者之间可能完全没有关系”。  
  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2013年7月召开的全国超级稻攻关会议上,农业部已经明确提出,要把超级稻小面积高产,转变成大面积均衡增产。  
  “2015年将是超级稻的一个拐点。”丁克坚认为,最明显的标志来源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解读一号文件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反复强调,“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产量增长方式,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发展方式来”。  
  “中国大豆已经失守了,几乎全被国外品种抢占了市场,水稻绝不能重蹈覆辙。”丁克坚说。  
  同样面临危机的还有玉米。美国杂交玉米品种“先玉335”只用3年时间,便占据了吉林省玉米实际播种面积的40%。除高产稳产之外,靠的就是对黑粉病、矮花叶病等七种病害均有一定抗性的优异表现。  
  事实上,超级稻的领头羊隆平高科也在做出调整,该公司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第四期超级稻主要以袁隆平院士为主导进行,公司的科研方向以市场需求为主,满足农民对高产、优质、多抗综合能力较强的品种,不追求品种的单一性能,而追求综合性能。  
  “至少我们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袁隆平现在领头的超级稻,一条是品质好、环境代价小的优质稻研究。”邓国富说。  
  而今的五河县,田地里已种上当季的小麦。绿油油的小麦中间,几块连片的昏黄色显得格外突兀。那是当地最大的超级稻“两优0293”种植户吴丰(化名)的70亩田地。因血本无归,吴丰放弃收割横七竖八的死稻,也没有本钱再投入这一季小麦的种植。  
  农民不关心世界纪录或是国家推广,农民只会用脚投票。在“两优0293”事件以后,南方周末记者随机走访了当地数十户农民,无一人再愿意种植该超级稻品种。  
  事实+  
  安徽水稻绝收或与气候有关  
  据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2014年12月30日出具的《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关于常秀亮举报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有关情况的调查汇报》显示,2014年8月以来,该省天气持续阴雨、寡照,气温低于常年同期。  
  “这正属于典型的‘稻瘟病’气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最能“激发”稻瘟的气候条件,是气温在25—28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90%以上。对于有着“高感稻瘟病”缺陷的“两优0293”水稻品种,稻瘟病发生特别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绝收,也并不意外。也正因连连下雨,在稻瘟病爆发后,打农药也无力回天,无法挽救这批水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706号)文显示: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稻瘟病高发区或是曾发生过稻瘟病的区域,农民因为对稻瘟病有了深入了解,一般情况下,会进行最少一次的预防稻瘟病措施。经过预防,基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安徽省蚌埠市近十几年来从未发生过“稻瘟病”,老百姓对于这种病几乎没有太多概念,尽管当地政府部门、销售种业方通过短信、电话等进行了提醒,但未有引起老百姓足够的重视,耽误了最佳的防治时间。

(来源:中国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