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餐】

15.06.2015  07:11

【山东小麦机收达高峰 累计收获面积已过六成】

  据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最新统计,截至12日16时,山东累计收获小麦343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60.3%。其中,莱芜、日照麦收进入尾声,菏泽麦收已过9成。

  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发布的《全省小麦机收日报》显示,12日16时,山东累计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6.6万台,日收获小麦642万亩,累计收获小麦343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60.3%。另外,山东累计投入玉米播种机15万台,已机播玉米1616万亩。

  据介绍,今年“三夏”期间,为减少小麦秸秆焚烧现象,山东一些地区正在全力推进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比如临沂市拿出1050万元的专项资金,按每亩15元的补助标准,对实施秸秆切碎还田项目的农机合作社进行补贴,各县区拿出配套资金给予每亩10元的累加补贴。其中,临沂兰陵县、罗庄区对购买大中型打捆机的农户在享受国家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1万元和2万元的补贴。

(来源:山东三农网)

 

【中国积极应对厄尔尼诺力争粮产稳增】

  眼下,中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已进入紧张收割阶段,夏粮丰收在望,南部地区正在遭遇新一轮强降雨侵袭。同时,持续发展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已影响多国,今年或致中国出现比去年严重的“南涝北旱”,影响农业生产。

  河南是中国粮食主产省之一,目前全省逾八成小麦已完成收割。今年河南麦播面积8170万亩,预计今年夏粮产量保持稳定高产。去年河南夏粮总产量达668亿斤,创历史纪录,实现十二连增。

  “从去年种下麦,雨水就一直没断,今年开春的几场雨很及时,估计今年一亩地能比去年多打50斤。”在地里抢收麦子的河南唐河县上屯乡干河湾村村民董新军说。

  河南夏种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当地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河南出现旱涝极端气象条件可能较大,极端气候将主要对秋作物构成影响。去年河南遭遇63年来的最严重旱情。近几年来频发的干旱成为影响河南粮食生产的首要自然灾害。

  数年一次的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这一现象往往引起全球多个地区天气异常,一些地区暴雨频繁、洪涝成灾,一些地区则高温少雨、干旱严重。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今年夏季持续加强,并至少维持到秋季,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今年夏季,预计江淮流域到江南地区、东北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华北降水较常年偏少,干旱较重。受影响地区包括了中国的粮食主要生产区。

  中国科学院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副主任布和朝鲁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的厄尔尼诺的发展趋势,今年冬季将达到顶峰,虽然有不确定性,但可能发展为接近1997-1998年的强度。

  农业部日前组织专家会商认为,受厄尔尼诺影响,汛期中国可能出现“南涝北旱”,程度将重于去年。5月份南方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显示了这一趋势。

  为应对厄尔尼诺,农业部表示将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科学抗灾,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为实现稳量增收目标赢得主动。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农产品消费大国,中国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去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达到1.2万亿斤。今年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5月以来,多轮强降雨导致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发生洪涝灾害,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当地农业部门通过财政拨款、向灾区派遣工作组和技术人员,指导帮助农业抗灾和恢复生产。江西省已安排近1亿元资金,支持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为了抵御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河南省通过发展高标准粮田建设、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规划,今年河南将再建成高标准粮田900万亩,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高标准粮田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生产基础,实现旱能浇、涝能排,这是未来河南省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黄伟说。

  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首席专家窦新英说,从历史资料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新疆经常发生强风、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新疆也应及早准备,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对小麦、棉花和林果等主要农作物带来的损失。

  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农业影响最大,受其波及的国家应提早准备,采取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减小这一现象给农业生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粮食生产。

(来源:中国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