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小麦购销“冰火两重天
在国内主产区新麦大量收获上市、流通粮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新小麦价格将围绕托市收购价波动。小麦托市收购进度对流通市场的挤压程度,将影响购销主体的心理,直接影响其粮源的购销策略,也将造成人为的阶段性流通格局改变。
新陈价差逐步缩窄
目前国内麦收由西南向北已推进到河南北部、山东南部一带,北方冬小麦处于收获高峰期。截至6月11日,湖北、安徽麦收已经结束,河南进度过九成。区域间新麦因品质差异较大,导致收购价格差异较大,局部新麦因质量较好,备受市场主体青睐,托市收购进度较为正常。作为陈小麦供给主渠道的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其成交持续惨淡。
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为2080~2440元/吨,主流收购价围绕在托市收购价附近,质量较差的小麦收购价大幅低于质量较好的小麦价格。截至6月中旬,江苏中部地区新小麦主流收购价为2280~2400元/吨,按质论价;自5月26日泰州启动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来,截至6月10日,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小麦30.52万吨,其中收购托市小麦27.52万吨。安徽和县雨前小麦码头收购价为2340~2360元/吨,截至6月8日,安徽累计收购小麦36.97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2.72万吨。
河南郑州地区新小麦收购价格为2360~2440元/吨。
饲用替代有所升温
当前国内小麦整体较玉米不具备大规模替代的价格优势,尤其是近期国内玉米及粕类市场价格弱势下行,加之大量低价进口非主粮的替代,进一步压缩了饲用小麦使用的空间。截至6月上旬,国内三等白小麦与二等黄玉米均价的价差为120~130元/吨,较上月同期的170~180元/吨持续收窄。
监测显示,今年小麦生长期间特别是后期降雨偏多,江苏、安徽、湖北及河南部分地区新麦容重降低,不完善粒比例较高,部分地区质量问题凸显。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加大了粮源的收购难度和收购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主体对粮源质量受损的情况预估不一,一定程度上催生其不同程度的看涨心态,但其市场价格风险忧虑仍存。
因粮库和贸易商对质量较差的新小麦较为挑剔,其价格明显低于普通小麦,这也使得其较玉米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安徽涡阳地区 新麦码头收购价2340~2350元/吨(容重770~780g/l、不完善粒10%~12%),容重750~760g/l、不完善粒超20%的小麦收购价仅为2100~2120元/吨。饲用替代升温,但仅限于品质受损的价低新小麦,且其替代优势较上年减弱,以往面粉企业与饲料企业竞抢粮源的现象难现。
内外价差仍处高位
受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利空拖累,美麦期价自天气忧虑提振反弹格局转跌。截至6月12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504.25美分/蒲式耳,较近期阶段性反弹高点537.5美分/蒲式耳下跌33.25美分/蒲式耳,跌幅6.19%。
当前国内外小麦价差仍处于高位,南方销区2014年江苏产中等普通白小麦到港报价2590~2620 元/吨;相比之下,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871元/吨。
托市规模主导流通
若后期托市收购力度难以对流通市场形成挤压效果,这将导致“卖压”凸显,新麦流通市场供给压力突出,麦价或将承压;反之,麦价或有阶段性上行动力。但在麦市供需宽松的大格局之下,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出现上行,其蕴藏的市场风险也较大。
由于优普麦之间的价差尚未达到优质麦种植备受青睐的地位,这也使得近年来真正符合面粉加工企业加工性能需求的优质小麦有效供给不足,部分优质小麦内在品质逐年退化。在国内麦市供需整体宽松、但存在品种结构矛盾的情况下,新麦优质或更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