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 是福还是祸

12.01.2018  09:41

   中国山东网1月12日讯 普通的便利店相信很多人都光顾过,通常一两位店员足以维持正常的运营。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便利店,以其前所未有的现代科技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购物体验,扫码进入,没有导购也没有售货员,顾客选购好商品后自己结账,这就是近来异常火爆的无人便利店。针对这一新生事物,各种观点也应运而生,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有一点毋庸置疑,无人便利店正像其他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事物一样,正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资本大鳄跃跃欲试 无人便利店方兴未艾

  2016年,零售巨头亚马逊在美国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所无人零售店Amazon Go无人商店,崭新的购物体验令世人耳目一新,俨然有引领下一波世界潮流之势。

  2017年,可以说是中国无人零售行业的起步之年,从阿里淘咖啡到Take go再到缤果盒子,一系列无人便利店项目雨后春笋般涌现。还有一些资本大鳄正在冷眼旁观,手握重金的他们,时刻准备憋大招介入无人零售行业。可以预见,未来无人零售业竞争将会相当激烈,鹿死谁手,成王成寇,一切还是未知之数。一家咨询机构曾预测,2017年我国无人便利店的交易规模将达389.4亿元,今年可以称为“无人零售元年”。他们还预测,至2022年,我国无人便利店的交易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无人便利店产业已有爆发式增长之迹象。

  近日日本媒体报道称,中国的零售店由于店员服务质量原本就不高等原因,消费者在购物时追求便利性与合理性的趋势突出。同时,对于网上支付的抵触感也很低,无人店今后或将以超过日本和欧美的速度发展。

   国内无人便利店现状:群雄逐鹿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面向投资者推出的无人便利店项目,开发者既有传统零售业巨头,也有新兴的互联网大鳄。

  缤果盒子

  由于有欧尚、大润发等零售巨头入局,缤果盒子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目前,运营中的缤果盒子有10个,面积大约都为15平米左右,主营便利性应急商品,有500多个SKU(库存量单位),在十个月的试运营期间,缤果盒子接待顾客数万人,实现“零偷盗”,用户复购率接近80%。此外,缤果盒子已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亿人民币。

  淘咖啡

  淘咖啡是另一个颇受关注的无人店业态,淘咖啡占地200平方米左右,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身,可容纳消费者50人以上。淘咖啡使用了多项尖端技术,消费者在第一次进店前,用手机里的手淘应用扫一个二维码,确认协议条款,以获取进店的二维码“通行证”,进店时,将手机放在闸机上的进行验证,之后就可以开始随意在店内选购,实现了一种“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购物体验。

  EATBOX

  家居卖场品牌居然之家推出的无人店项目。EATBOX将会有脸部识别、重量传感、摄像头、RFID等技术配置。居然之家旗下怡食家超市总经理安利英表示:“盒子型产品更灵活,租金也更低。据估算,EATBOX的日均销售额做到1500元以上,即可在北京大部分区域实现单店盈利,EATBOX将会首先布局于居然之家卖场,但最终目标还是市场化的商业密集区。”

  F5未来商店

  F5未来商店是一家利用机器自动化结合算法替代人工的24小时智能无人便利店,对外提供鲜食商品,平均50秒出货。据悉,F5 未来商店的机械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生产的,经过20万次测试后,机械臂的出错率基本可以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

  目前,F5未来商店在佛山、广州共运营着6家门店,并在日前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

  TakeGo

  近日,深兰科技联合支付宝、芝麻信用及NVIDIA英伟达发布了无人智能店TakeGo,将完全实现扫手进店、直接购物、拿了就走、无需结账的无人店全智能化操作。据悉,娃哈哈和深兰科技已经签署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的零售终端的合同,伊利、来伊份等企业也在合作洽谈中。

  Wheelys

  3月,瑞典初创公司Wheelys在上海开设了一家由应用程序控制的无人售货商店,上海是Wheelys公司首次在繁忙大都市进行概念验证。消费者需要在他们的手机上安装一个允许他们访问商店的应用,进入商店后,扫描想要购买货物的条形码,离开商店时用信用卡进行支付即可。此外,无人店的屋顶还配备了4台无人机,顾客可通过app订购,无人机就会带着商品送至你家(目前这个功能仍在测试中)。

   无人便利店能否取代传统便利店?

  除去人员差异,无人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相比还有很大不同,无人便利店通常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占地面积小而且不需要后台仓储,而传统便利店面积则在100-300平方米,也需要后台仓储;传统便利店内有服务人员,而无人店则没有;传统便利店的SKU(库存量单位)在3000~5000,主要覆盖食品、盒饭、熟食、饮料、日用品、办公文具、居家用品、化妆品甚至鲜食等,而无人便利店SKU仅500,只覆盖非熟食类食品、饮料和品类极少的日用品。断言无人便利店将取代传统的便利店,则为时尚早。

  原因1:无人便利店根本没能解决社区市场的实际需求

  无人便利店提供高标准的食品饮料等快速消费品,但实际上社区内部并不缺少购买这一类商品的途径。目前来看,社区最缺的是生鲜和早餐,而目前多数无人便利店无法售卖此类商品。

  原因2:资本加速涌入,发展缺乏冷静

  相关创业公司为完成上一轮投资人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吸引下一轮融资,在拿到融资之后,就想着快速扩展,根本慢不下来,容易出现经营和内部问题。

  原因3:高估市场潜力,社区并不是一门流量生意

  社区内的人群固定,客源固定,也就是流量固定,短期做不成规模效应的市场,在社区内开个店等着一大批消费者上门的妄想是不存在的。无人便利店高估了社区市场的客流,忽视了线下门店运营工作的重要性。

  原因4:社区零售是红海市场,无人店人群锁定存偏差

  社区零售并不是一个增量市场,而是本就竞争激烈的红海存量市场,现在盯上社区市场的包括阿里、京东、苏宁这样的电商巨头,也包括物美、大润发、盒马等商超,还有保利、绿城、彩生活等物业。另外,老人与小孩才是在社区内时间最长的群体,占比社区消费比重较大,而无人便利店对于老人和小孩有一定使用门槛。

   无人便利店的社会效应,利还是弊?

  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无人便利店究竟能给人们日常带来多少实惠?会不会沦为资本大鳄圈钱的噱头,目前依旧不得而知。

  站在百姓生活的角度,以目前的无人便利店运营模式来看,能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极为有限,无人超市将大大减少社会就业,使很多零售店亏损破产、超市倒闭,结果是大量的销售服务人员失业,造成了社会的不稳,是祸不是福。

  而已经投入运营的无人便利店是否真如想象的那样快捷便利呢?其实也不尽然,2017年七月,上海一家缤果盒子无人便利店运营一个月就停业,原因是消费者反映缤果盒子夏季内部温度高达40度,巧克力和甜甜圈等商品融化无法购买,高温也让进入盒子的消费者无心购物。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无人店技术尚不成熟被过度吹捧,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就在记者发稿之际,又传出了缤果盒子高管出走、员工维权的消息,运营模式遭到舆论质疑,无人便利前途顿时阴云密布。

  其实,无人便利店想要真正做到无人,又不影响用户体验,那它所采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成本,必然非常高。除非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使用,才有可能降低其成本。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无人便利店,真正带来的是什么,或许只能用这句中国古语来解释。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